「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我們若想作靈修,明白及解釋聖經真意時,斷不可隨意找一節來解釋,必需要觀看上文下理,並以反合性(paradox)的經文來作對比,即看似兩節經文會互相矛盾,但其實是不矛盾的(因我們知道聖經是無誤的,是不矛盾的,我們感到矛盾只因自己的智慧不足,無法對其作解釋)。若解釋是正確無誤的,那必定可以經得起全本聖經及時間的考驗,當我們閱讀此篇文章時,亦請各位弟兄姊妹別單看本篇的靈修分享,需要連同第一和二節的文章共同觀看。若有時間,亦請去翻查該經文的寫作人、寫作對象、寫作背景、寫作時間、寫作用意等等的全找出來,當我們了解背景後才去開始閱讀聖經,這樣就可減少對聖經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作偏差的解釋。
這節經文中的他是指敬虔人,也就是詩篇第一篇第一至二節中所提及的人。什麼人?有福的人。其實在原文中,第一和第二節的次序跟我們所看的中文翻釋本是有所不同,原文是:「有福的人,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雅威(上帝的名字「雅威」,猶太人尊稱為「上主」)的律法,祂的律法,他晝夜誦唸。」這裡指的有福是指快樂、喜樂。
2011年12月6日星期二
問:上帝為什麼要創造世界、人、天使?
問:上帝為什麼要創造世界、人、天使?
因為祂已經是完全的,祂沒有任何缺欠,祂是全能的,祂其實也不需要天使或人祂做事情。那為什麼上帝還是要創造一個明知有可能會犯罪的人,會令自己生氣的人呢?而祂又要安排救恩、犠牲愛子,來拯救人類呢?
有本書曾說:「上帝的創造是為了彰顯祂的能力、祂的愛。」但我不是太明白這意思,而且如果上帝的創造是為了證明祂能力、祂的愛,感覺這說法也存在問題。因為上帝不需要這樣做,祂仍是全能與慈愛的,並不會滿足自己而去創造。
答:上帝為什麼要創造?其實以上的提問包括了許多個提問及大的議題,以下只作比較簡略的回應。
上帝為什麼要造人?
「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以賽亞書四十三章七節)」
創造是為了彰顯祂的能力、祂的愛。
上帝創造,不是要「證明」祂的能力,雖然祂的創造當中是有着這功用,但創造並非只為了證明。一位藝術家,他繪畫不需要是為了證明他有繪畫的能力,他畫的有多漂亮,為着彰顯他的能力,讓人在稱讚他的畫作時同時把榮耀歸給他。當然,看的人也是感覺得這創作的美好,心裡感覺得自己也能從中獲得「光榮」的感覺,就像是世人看到一些世界級大師作品時,會讚美,同時亦會感到自己能「有幸」觀賞此作品,真是榮幸。
因為祂已經是完全的,祂沒有任何缺欠,祂是全能的,祂其實也不需要天使或人祂做事情。那為什麼上帝還是要創造一個明知有可能會犯罪的人,會令自己生氣的人呢?而祂又要安排救恩、犠牲愛子,來拯救人類呢?
有本書曾說:「上帝的創造是為了彰顯祂的能力、祂的愛。」但我不是太明白這意思,而且如果上帝的創造是為了證明祂能力、祂的愛,感覺這說法也存在問題。因為上帝不需要這樣做,祂仍是全能與慈愛的,並不會滿足自己而去創造。
答:上帝為什麼要創造?其實以上的提問包括了許多個提問及大的議題,以下只作比較簡略的回應。
上帝為什麼要造人?
「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以賽亞書四十三章七節)」
創造是為了彰顯祂的能力、祂的愛。
上帝創造,不是要「證明」祂的能力,雖然祂的創造當中是有着這功用,但創造並非只為了證明。一位藝術家,他繪畫不需要是為了證明他有繪畫的能力,他畫的有多漂亮,為着彰顯他的能力,讓人在稱讚他的畫作時同時把榮耀歸給他。當然,看的人也是感覺得這創作的美好,心裡感覺得自己也能從中獲得「光榮」的感覺,就像是世人看到一些世界級大師作品時,會讚美,同時亦會感到自己能「有幸」觀賞此作品,真是榮幸。
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
真實見證(一)拒絕魔鬼作見證
基督徒有許多是希望不信者可以因着自己的見證而成成了信主耶穌的弟兄,但這些見證中往往不合乎聖經,其中有着謊言、以人的感受取代聖經中上帝的話等等。
人的感受、屬世的知識,就可以取代上帝的話嗎?
當然不可以,上帝的話與屬地的知識、人的感受是不同等次的。
如今有許多教會把世上的知識、自己想到的一些話,於講道的時候,在台上演說自己的事情,卻刪減掉原有該說的道。若只是在講道時加上一些比喻、引用,這是為了讓人更易明白聖經中的話,但若是設定一個主題,而這主題並非使用聖經的總原則來作講解、不是以聖經來作標準答案,反卻以人的經歷作為主要傳講的訊息,這便有違聖經的原則,亦非講道。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歌羅西書二章八節)」
哥羅西書是一卷很好的護教學書信,讓我們學習教義要理。保羅提醒我們要謹慎,當時哥羅西有着許多異端及偏離正道的教導者,他們並不反對基督,也會一同高舉基督。他們不會正面與你有所衝突,他們高舉基督,亦高舉非基督的事情,因為這樣做便能把基督的最高位置,從人的心中除去,或把基督與萬物同化,使人在不自覺之間輕謾上帝,不再敬畏祂。
人的感受、屬世的知識,就可以取代上帝的話嗎?
當然不可以,上帝的話與屬地的知識、人的感受是不同等次的。
如今有許多教會把世上的知識、自己想到的一些話,於講道的時候,在台上演說自己的事情,卻刪減掉原有該說的道。若只是在講道時加上一些比喻、引用,這是為了讓人更易明白聖經中的話,但若是設定一個主題,而這主題並非使用聖經的總原則來作講解、不是以聖經來作標準答案,反卻以人的經歷作為主要傳講的訊息,這便有違聖經的原則,亦非講道。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歌羅西書二章八節)」
哥羅西書是一卷很好的護教學書信,讓我們學習教義要理。保羅提醒我們要謹慎,當時哥羅西有着許多異端及偏離正道的教導者,他們並不反對基督,也會一同高舉基督。他們不會正面與你有所衝突,他們高舉基督,亦高舉非基督的事情,因為這樣做便能把基督的最高位置,從人的心中除去,或把基督與萬物同化,使人在不自覺之間輕謾上帝,不再敬畏祂。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孤獨。不孤單。
早到的冬天;
早到的聖誕佈置;
早到的分散;
早到的適應期………
仿佛在喚醒瘋狂玩樂後的興奮劑,
勸說是時候要靜下來,認真思考將來的事。
我,是個既怕寒冬,適應力也不強的人,甚至,更不會刻意或有意去想將來的事。每一年的寒冬,就等於身體肌能的期末考,要是當中稍有差池,生命便將劃上句號;而,適應力是我最脆弱的一部份。在這幾年裡,現實生活中最能依靠的都已不再有,一個又一個慢慢地遠走:有的去了天家、有的為了尋找所謂的自由和快樂而撇下一切遠離了、有的是要肩負著生計而默默努力………等等。一步,又一步,從前的彼此生活,仿似到最後仍敵不過現實。同樣地,身體上的逐漸變化與萎縮,也催促著我要趕快接上協調期,不許留有片刻喘息時間;有時候,並不是我不去想將來的事,而是,這病情帶來了一個有限期,讓我無法好好計算眼前的將來。可知道,生命是天父賜下,一切萬物都是惟有衪創造,甚至生命也是衪賜予的。那麼,既然連下一秒都不知能否存活,那我無謂花力氣去強行些什麼吧。只管做好本份,盡力活好餘下的日子。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如果有上帝,如果上帝創造萬有,所以惡也是上帝創造的?
假若上帝真的是創造萬有的主,那「惡」也是上帝創造的了?
魔鬼本來也是天使,所以魔鬼是上帝造的了?
人因為是上帝造的,所以人的貪心、邪念也是上帝造的了?
人製造了飛機這麼方便的空中交通工具,使我們能在短時間內由一點去到另一點,卻有些恐佈份子駕着飛機撞擊高樓大廈,使接近三千人當場死亡,那我們可以說是製造飛機的人製造了災難嗎?
人建造高樓大廈目的是讓更多人能有安樂居所,卻有利用這個高樓大廈,從最頂的位置往下跳,以致死亡,那這可以說是建造高樓的人建造了死亡嗎?
人很喜歡在居功時把榮燿歸自己所有,然後不承認這世上有上帝,一但出現問題,人自己犯的錯誤時,便馬上說這世上有上帝,然後再把責任、罪行推卸到祂的身上,說一句「天沒眼」。
2011年11月12日星期六
黑白論,自證足夠?
昨晚跟幾位姊妹在聊天時,突然想到一個比喻,命其名為「自證黑白論」。
許多非基督徒,甚至有些走偏路的基督徒都會認為魔鬼是上帝的創造之一,但聖經清楚告訴我們,上帝沒有創造惡,祂是萬有(善)的本體,只創造一切「美好」之事物。
他們指論說:「若不是有魔鬼的惡,怎證明上帝是善的?我們也是因為有錯,才能證明另一個是對的呀,所以惡的功勞也是不可抺殺的。」
這是什麼理論?這就是不合乎邏輯論,看似合理,實則卻一點也不合乎理。把罪合理化,試圖讓人接受罪,這正是魔鬼的詭計,我們要小心,也不可聽從。
我舉幾個例子:
我們要怎樣去證明「白」?是不是要像那些人所指:「一定要有黑!不然就無法證明這是白了!沒有對比,就不可能知道那個才是正確!」
真的嗎?
許多非基督徒,甚至有些走偏路的基督徒都會認為魔鬼是上帝的創造之一,但聖經清楚告訴我們,上帝沒有創造惡,祂是萬有(善)的本體,只創造一切「美好」之事物。
他們指論說:「若不是有魔鬼的惡,怎證明上帝是善的?我們也是因為有錯,才能證明另一個是對的呀,所以惡的功勞也是不可抺殺的。」
這是什麼理論?這就是不合乎邏輯論,看似合理,實則卻一點也不合乎理。把罪合理化,試圖讓人接受罪,這正是魔鬼的詭計,我們要小心,也不可聽從。
我舉幾個例子:
我們要怎樣去證明「白」?是不是要像那些人所指:「一定要有黑!不然就無法證明這是白了!沒有對比,就不可能知道那個才是正確!」
真的嗎?
詩篇 1:2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作基督徒的不一定都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許多仍是貪圖屬世的財寶,留戀屬世眼睛所能見,以為是美好的事物。
這節經文當中給我們看見喜愛耶和華律法是很重要的,在開始時,詩人用「惟」這個字。在漢語字典中,惟是指只有、是單數的意思,例如惟獨、惟一。而惟和唯是有點不相同,雖然這詞語在解釋一樣,許多人運用時即會混雜使用,但唯是指與說話或哲學有關,而惟則是在思想上相關。
我們因此能知道詩人是要告訴我們在思想上單單喜愛上帝所給我們的律法。弟兄姊妹,看到這句別以為我們要學像法利賽人般,只要守律法便能做一個好的基督徒。這裡所指的律法是上帝所定立的一切旨意,祂所為我們安排的,祂所命令的。而喜愛這兩個字是直指我們該對上帝的話語有深厚的興趣,要有飢渴慕義的心(馬太福音五章六節)。也就是說,我們要單一的仰望我們的主,然後以飢渴慕義的心來追求屬天的事,看重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切,看重祂的命令,不論是大誡命還是大使命,我們都要遵守,並教導他人也這樣行(馬太福音五章十九節;馬太福音二十八章二十節;啟示錄三章十九節)。
作基督徒的不一定都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許多仍是貪圖屬世的財寶,留戀屬世眼睛所能見,以為是美好的事物。
這節經文當中給我們看見喜愛耶和華律法是很重要的,在開始時,詩人用「惟」這個字。在漢語字典中,惟是指只有、是單數的意思,例如惟獨、惟一。而惟和唯是有點不相同,雖然這詞語在解釋一樣,許多人運用時即會混雜使用,但唯是指與說話或哲學有關,而惟則是在思想上相關。
我們因此能知道詩人是要告訴我們在思想上單單喜愛上帝所給我們的律法。弟兄姊妹,看到這句別以為我們要學像法利賽人般,只要守律法便能做一個好的基督徒。這裡所指的律法是上帝所定立的一切旨意,祂所為我們安排的,祂所命令的。而喜愛這兩個字是直指我們該對上帝的話語有深厚的興趣,要有飢渴慕義的心(馬太福音五章六節)。也就是說,我們要單一的仰望我們的主,然後以飢渴慕義的心來追求屬天的事,看重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切,看重祂的命令,不論是大誡命還是大使命,我們都要遵守,並教導他人也這樣行(馬太福音五章十九節;馬太福音二十八章二十節;啟示錄三章十九節)。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詩篇 1:1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在詩篇的一開始就是告誡我們,讓我們知道什麼事是「不可以」。
許多基督徒會在困難時尋問意見,而往往尋問對象不是屬靈的基督徒,而是不信者。他們給的意見一般都是叫您怎樣對自己有利,即使叫別人損失也不在意。回看在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路加福音十六章十九至三十一節),財主死後到了陰間,被火燒的痛苦到不得了,便請亞伯拉罕打發從前在財主門口那討飯的拉撒路,為他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他的舌頭,這就是那財主,亦即是惡人,也是從陰間(有人稱其為地獄)那邊傳來的計謀。亞伯拉罕怎樣回應?是不是馬上答應了財主的要求?當然沒有。亞伯拉罕如實的告訴他不可以,這就是在這事上亞伯拉罕第一次對這惡人的計謀作不跟從的回應。然後財主又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到他的父家去;讓拉撒路可以對他的五個弟兄作見證,就能免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伯拉罕這次又如何回應?是不是說:「好好好!你真聰明!我都沒想到,只要叫死人復活就可以令他們信主了,拉撒路快快去,這財主不愧為財主,頭腦就是不一樣。」亞伯拉罕才沒有這樣回應,反而肯定地回答財主:「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在詩篇的一開始就是告誡我們,讓我們知道什麼事是「不可以」。
許多基督徒會在困難時尋問意見,而往往尋問對象不是屬靈的基督徒,而是不信者。他們給的意見一般都是叫您怎樣對自己有利,即使叫別人損失也不在意。回看在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路加福音十六章十九至三十一節),財主死後到了陰間,被火燒的痛苦到不得了,便請亞伯拉罕打發從前在財主門口那討飯的拉撒路,為他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他的舌頭,這就是那財主,亦即是惡人,也是從陰間(有人稱其為地獄)那邊傳來的計謀。亞伯拉罕怎樣回應?是不是馬上答應了財主的要求?當然沒有。亞伯拉罕如實的告訴他不可以,這就是在這事上亞伯拉罕第一次對這惡人的計謀作不跟從的回應。然後財主又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到他的父家去;讓拉撒路可以對他的五個弟兄作見證,就能免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伯拉罕這次又如何回應?是不是說:「好好好!你真聰明!我都沒想到,只要叫死人復活就可以令他們信主了,拉撒路快快去,這財主不愧為財主,頭腦就是不一樣。」亞伯拉罕才沒有這樣回應,反而肯定地回答財主:「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當守安息日
基督徒一般都會背記由上帝賜下,由摩西頒佈的十誡,其中的一條「當守安息日」,更是具爭議性的一條誡命,至今仍有很多信徒不知道是否要守安息日、安息日是什麼、如何守安息日。
問:假如我們不守十誡中的安息日,不準確的去找出那天是安息日,然後守為聖日(安息日),那豈不是有違上帝的誡命嗎?
答: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問題的本身已存在了很多問題,因為發問者自己也不清楚想問什麼。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什麼是安息日
安息日有幾種:
問:假如我們不守十誡中的安息日,不準確的去找出那天是安息日,然後守為聖日(安息日),那豈不是有違上帝的誡命嗎?
答: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問題的本身已存在了很多問題,因為發問者自己也不清楚想問什麼。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什麼是安息日
安息日有幾種: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誘惑?決擇?
問:假若你現在很需要一份工作來維持生活上的需要,可是這一份工作並不能讓你如常的每週日都回到教會中聚會,也許只能每月一至兩次回到教會當中,那你仍會繼續做這份工作嗎?另一份工作性質是一樣的,但是工資會比剛才那份工作多幾倍,那您會選這份工作,還是剛才那份,還是兩份工作都不會選擇?
答:
有些會覺得生活當然是需要的,假若人都養不活,怎可以還說去事奉上帝。有些則會認為如果無法週日回去做崇拜,那便不是上帝喜悅的,那一定不是好的,所以兩份工作都不會去做。亦有些會認為生活是要的,但這麼高薪金的則不正常,因為會是追求金錢,所以選高薪的有問題,但低薪的因為只是為了生活,所以沒問題。
那到底以上的答案,哪個才是正確?
答:
有些會覺得生活當然是需要的,假若人都養不活,怎可以還說去事奉上帝。有些則會認為如果無法週日回去做崇拜,那便不是上帝喜悅的,那一定不是好的,所以兩份工作都不會去做。亦有些會認為生活是要的,但這麼高薪金的則不正常,因為會是追求金錢,所以選高薪的有問題,但低薪的因為只是為了生活,所以沒問題。
那到底以上的答案,哪個才是正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