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0日星期二

每日靈修 20131210 (創世記 15:1-5)

經文: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創世記第十五章一至五節)

現今許多教會指自己是有異象,然後提倡人要高舉異象,更是引用箴言二十九章十八節中的一句:「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異象,若沒有異象的,這個基督徒的等次就好像低級一點;有異象的這個基督徒就好像高級一點、比較屬靈一點。但真的是這樣嗎?而聖經中所說的異象,到底是什麼意思?

2013年12月9日星期一

每日靈修 20131209 (創世記 15:1-5)

經文: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創世記第十五章一至五節)

人不但欺騙別人,也常欺騙自己,在自己的罪被揭發後,總不承認自己的過犯,更常常找藉口來掩飾自己的罪行,說自己因為沒有聽過上帝的話、因為不知道,所以才會犯罪。但事情真是如此嗎?人是沒有機會知道上帝的話,所以才犯罪嗎?而沒有聽見過上帝的話,犯罪便是合理了嗎?

2013年12月8日星期日

每日靈修 20131208 (創世記 14:17-24)

經文: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七至二十四節)

麥基洗德為亞伯拉罕祝福,是帶着禮物迎接亞伯拉罕的。相反,我們看見所多瑪王是向亞伯拉罕取自己的所需。這正好顯明了他之前在王谷附近接亞伯拉罕並不是為了祝賀他,而是要在他手中得着好處。這正給我們一個提醒,許多給我們表面好處的,也許背後都隱藏着別的用意,而這些用意是不明顯的。假若,我們接受這些表面的好處,便很可能要付出比所得的表面好處更大的代價。此正是屬世界之人的手段,也是魔鬼誘惑人常用的手法,牠要我們不是得着,乃是得不償失。

2013年12月7日星期六

每日靈修 20131207 (創世記 14:17-24)

經文: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七至二十四節)

「十分之一的獻上」第一次出現在聖經之中。這表示亞伯拉罕承認這位至高上帝的祭司麥基洗德的職份。如此一來,在希伯來書中所指的基督是按麥基洗德的等次,就是指基督的祭司職份比一切猶太人的祭司為更高。因為我們可以看見一切猶太人的祭司都是從亞倫開始,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而亞倫則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但這裡我們卻看見亞伯拉罕乃是受到麥基洗德的祝福。希伯來書七章四至七節中記載了一事,就是指向麥基洗德在位份上高過亞伯拉罕:「你們想一想,先祖亞伯拉罕將自己所擄來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給他,這人是何等尊貴呢!那得祭司職任的利未子孫,領命照例向百姓取十分之一,這百姓是自己的弟兄,雖是從亞伯拉罕身(原文是腰)中生的,還是照例取十分之一;獨有麥基洗德,不與他們同譜,倒收納亞伯拉罕的十分之一,為那蒙應許的亞伯拉罕祝福。從來位分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這是駁不倒的理。」

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

每日靈修 20131206 (創世記 14:17-24)

經文: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七至二十四節)

在以色列人中間,王的職份與祭司的職份是分開的,唯有基督既是王、又是祭司。所以,當我們看到麥基洗德時,會明顯看見麥基洗德乃是豫表基督,但有人指麥基洗德就是舊約中的基督,指基督在舊約中最早給人看到就是以麥基洗德這個身份。為什麼他們指麥基洗德就是基督?根據的是希伯來書六章二十節至七章三節:「作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又是至高上帝的祭司,本是長遠為祭司的。他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就迎接他,給他祝福。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取十分之一給他。他頭一個名繙出來就是仁義王,他又名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上帝的兒子相似。」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

每日靈修 20131205 (創世記 14:17-24)

經文: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七至二十四節)

這裡出現了兩個極端的人物,一個是所多瑪王,另一個是撒冷王麥基洗德,他們都是在亞伯拉罕戰勝基大老瑪和他同盟的王後才出來的。所多瑪王走出來迎接亞伯拉罕,但他乃是空手出來,並且沒有與亞伯拉罕說話,反而我們看見撒冷王麥基洗德乃是帶着禮物迎接亞伯拉罕,並且對其獻上祝福。這兩者之間是個強烈的對比,麥基洗德是個王,也是個祭司,他的名字是「仁義的王」或「公義的王」的意思;而撒冷的意思是「平安」或「完美」,是耶路撒冷的古時稱呼,也是耶路撒冷的簡稱。餅和酒是有勞軍之意的舉動,也是對亞伯拉罕軍隊表示敬意。餅和酒,顯示當日有一個完整的宴會在舉行。

2013年12月4日星期三

每日靈修 20131204 (創世記 14:17-24)

經文: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七至二十四節)

亞伯拉罕與四王之戰,他是勝利了,但更大的爭戰並沒有給與他有喘息的機會。當亞伯拉罕殺敗基大老瑪和他的同盟後,所多瑪王就出來了,在王谷迎接亞伯拉罕。所多瑪王與基老瑪大同樣是豫表着黑暗的權勢,而王谷則可以讓我們回想起耶穌受魔鬼試探的情況:「耶穌被聖靈充滿,從約但河回來,聖靈將他引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那些日子沒有吃甚麼;日子滿了,他就餓了。魔鬼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魔鬼又領他上了高山,霎時間把天下的萬國都指給他看,對他說: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路加福音四章一至七節)」

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

每日靈修 20131203 (創世記 14:13-16)

經文: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和以實各並亞乃都是弟兄,曾與亞伯蘭聯盟。亞伯蘭聽見他姪兒(原文是弟兄)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又追到大馬士革北邊的何把,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三至十六節)

但的意思是「伸冤」或「審判」,大馬士的意思是「審判官」,何把的意思則是「隱匿處」。亞伯拉罕追趕敵人,直到夜間仍然沒有停下來。聖經沒有明確記錄亞伯拉罕夜晚的作戰方式,也沒有指明他夜間作戰是否因為他打算在夜裡施行突襲,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亞伯拉罕因信上帝,所以不論是日間還是夜間他都能得勝。因為他並不是倚靠自己,乃是倚靠上帝來打這場仗。「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樣。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詩篇一百三十九篇十一至十三節)」亞伯拉罕殺敵的行為也讓我們看見,一個屬靈的領袖,不僅只是在嘴巴上作指揮,不只是叫別人去作工,乃是自己一同參與在其中。因為,基督徒當中儘管有位置上的不同,但卻不會把自己看成比其他的弟兄更為重要,反而是常看別人比自己強、常視他人比自己更為重要。「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二章三至四節)」

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每日靈修 20131202 (創世記 14:13-16)

經文: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和以實各並亞乃都是弟兄,曾與亞伯蘭聯盟。亞伯蘭聽見他姪兒(原文是弟兄)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又追到大馬士革北邊的何把,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三至十六節)

當亞伯拉罕聽到自己的姪兒羅得被擄去後,他就馬上率領家裡生養精練的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然後趕去營救羅得。在這件事上,讓我們可以看到亞伯拉罕實在是一個對上帝有信心、勇敢果斷、而且不記前過的人。

2013年12月1日星期日

每日靈修 20131201 (創世記 14:13-16)

經文: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和以實各並亞乃都是弟兄,曾與亞伯蘭聯盟。亞伯蘭聽見他姪兒(原文是弟兄)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又追到大馬士革北邊的何把,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三至十六節)

聖經在這裡提及亞伯拉罕家裡的三百一十八位壯丁,並不是指這些人都非常強壯的,而是指他們都是有受過訓練的人。在古時,要遠行的人,必需受過訓練,有一定的體力才行,因他們沒有我們現在如此輕便的裝備,也沒有像現代的交通那麼方便。亞伯拉罕要帶上數百人去遠行,是為了征戰,而不是前往遠地欣賞景色。在途中必然是要趕路的,若沒有足夠的體力,或以往沒有足夠的訓練,即使能如期到達敵陣,亦無法與敵人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