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4日星期五

每日靈修 20140214 (創世記 17:1-2)

經文: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上帝。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創世記第十七章一至二節)

感謝上帝,當上帝叫人作完全人的時候,並非叫人憑着自己去行,而是告訴人要按祂的標準,是蒙祂的恩典,得以在祂面前作完全人。我們作為信徒,白白的領受上帝所賜的救恩,人之所以能夠得救,完全是出於上帝自己。同樣,人若要作完全人,也不是靠自己,而是靠着上帝所賜的恩典來過聖潔的生活。「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凡祭司天天站著事奉上帝,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上帝的右邊坐下了。從此,等候他仇敵成了他的腳凳。因為他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希伯來書十章十至十四節)」

2014年2月13日星期四

每日靈修 20140213 (創世記 17:1-2)

經文: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上帝。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創世記第十七章一至二節)

「我是全能的上帝。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許多人都忽略了聖經這個重要的吩咐。當傳講聖經話語時,常常提到要愛我們的弟兄,甚至是愛我們的仇敵,卻很少聽到要我們「作為完全人」的教訓,但耶穌在教訓眾人的時候,也這樣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五章四十八節)」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每日靈修 20140212 (創世記 16:16-17:2)

經文: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上帝。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創世記第十六章十六節至十七章二節)

一轉眼過了十三年,這十三年間發生的事情,聖經並沒有清楚地告訴我們。聖經不是一本百科全書,也不是一本單純的某人歷史傳記,而是上帝的說話,主要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作見證的,其次是為使人得真正益處,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能行各樣屬上帝美德之事。「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或作:凡上帝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三章十六至十七節)」基於這一點就可以知道,雖然編寫聖經的是人,但真正的作者卻是上帝自己。正如一個王在說話,然後有位書記在記錄。作記錄的雖不是王自己,但那些話卻全是王的話,而不是書記的。「你們查考聖經(或作:應當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翰福音五章三十九節)」聖經是為要見證基督的,所以若有人要認識基督,必需要閱讀聖經。而人若要認識自己,也必需要先認識上帝,也就是閱讀聖經,因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樣式而造的:「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一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當我們了解上帝以後,便能更清楚自己在怎樣的境況,應作怎樣的事,和向哪裡走才可由墮落的位置,藉着上帝的話、聖靈的引導與幫助,回到上帝創造我們所處的位置。

2014年2月11日星期二

每日靈修 20140211 (創世記 16:14-16)

經文:所以這井名叫庇耳‧拉海‧萊。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後來夏甲給亞伯蘭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創世記第十六章十四至十六節)

夏甲的確回去服在她的主母手下,因為她回到亞伯拉罕那裡去,為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就是以實瑪利。特別的是,為什麼亞伯拉罕懂得為與夏甲所生的孩子起名為以實瑪利,而不是別的名字?這讓我們可以推算到他用這個名字,是因為夏甲將自己逃走時的經歷告訴了他。上帝一直是看顧亞伯拉罕,也揀選了他,因為在他的本族、父家中,上帝只呼召他、叫他離開吾珥,往迦南之地去。一路以來,上帝都與他說話,直接的引導他,但這一次為什麼上帝不直接告訴亞伯拉罕,而是把起名的事告訴夏甲,然後讓夏甲來傳達給亞伯拉罕知道?這讓我們思想到當時亞伯拉罕所行的事。

2014年2月10日星期一

每日靈修 20140210 (創世記 16:14-16)

經文:所以這井名叫庇耳‧拉海‧萊。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後來夏甲給亞伯蘭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創世記第十六章十四至十六節)

「庇耳‧拉海‧萊」的原文意思是「看顧我的永活上帝的井」。上帝是又真又活的(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九節),凡遇見祂的人,若願意把祂藏在心裡,讓聖靈居住在裡面,這人便得着永遠的活水。從表面看來,夏甲如同那迷失的羊,但因聽到上帝的話語就順服,願意回到上帝要她去的地方(服在主母撒萊之下,也就是亞伯拉罕之處),不但如此,她也記念上帝,所以這個井便名命為「庇耳‧拉海‧萊」。看起來她像是已經信主,並且有記念及感謝上帝的信徒一樣,但往後的經文讓我們知道,她和其後裔從屬靈的角度來說,並非應許中屬於亞伯拉罕的後裔,不過是夏甲自己的後裔。「這不是說上帝的話落了空。因為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都作他的兒女;惟獨『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這就是說,肉身所生的兒女不是上帝的兒女,惟獨那應許的兒女纔算是後裔。因為所應許的話是這樣說:『到明年這時候我要來,撒拉必生一個兒子。(羅馬書九章六至九節)』」

2014年2月8日星期六

每日靈修 20140208 (創世記 16:7-13)

經文: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她,對她說:「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夏甲說:「我從我的主母撒萊面前逃出來。」耶和華的使者對她說:「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她手下」;又說:「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上帝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上帝」。因而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創世記第十六章七至十三節)

夏甲本以為上帝已經把她丟棄了,但現在耶和華的使者向她顯現後,她才知道上帝一直都在看顧她、幫助她,她便稱上帝為看顧人的上帝,並驚訝的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我們常在困境之中看不見出路,因為我們注意的是問題,而非上帝,當我們看見上帝的時候,實在無法不讚美這位慈愛的主,因祂常常看顧我們。在處身惡劣環境的時候,雖然並非上帝造成那環境的惡劣,人的不義或是逼迫也非因上帝而起,但既然是祂所許可的,這些困境和苦難一定有着祂的美意,而我們知道祂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使我們能更親近祂,享受祂。

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每日靈修 20140207 (創世記 16:7-13)

經文: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她,對她說:「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夏甲說:「我從我的主母撒萊面前逃出來。」耶和華的使者對她說:「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她手下」;又說:「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神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上帝」。因而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創世記第十六章七至十三節)

上帝是信實的,祂所說的話必要成全。在這裡,耶和華的使者告訴夏甲不怎麽理想的將來:「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雖然耶和華施恩與她,使她的後裔極其繁多,但卻預先告訴她兒子野驢般的生命和靠刀劍的發展。有些人指這就是雙重預定論。什麼是雙重預定論?就是指「若上帝預定一個人得救,他便一定得救,即使人要拒絕接受救恩,也不能夠;若上帝要預定一個人滅亡,他就必然不能得救,儘管他如何努力悔改,上帝也不會拯救他。」相信雙重預定論的人指這是因為凡是上帝計劃的、預定的,都只能按祂所定而行,無法脫離祂的計劃。這種說法看似有理,其實卻是錯誤得很。

2014年2月6日星期四

每日靈修 20140206 (創世記 16:7-13)

經文: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她,對她說:「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夏甲說:「我從我的主母撒萊面前逃出來。」耶和華的使者對她說:「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她手下」;又說:「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神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上帝」。因而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嗎?」(創世記第十六章七至十三節)

夏甲所生的以實瑪利豫表一切憑血氣所生之人。但在這裡上帝不是以責備或是刑罰的方式來對待這因被苦待、不能順服而逃走的使女夏甲,而是仍以溫柔的話語告訴她,上帝聽見人的苦情,也體恤我們的軟弱。不過,當人失落的時候,往往只想獲得祝福,而且是按照自己心意的祝福。但是聖經卻教導我們要先聽從上帝的話,作順服的兒女,然後祂所應許的才會臨到我們身上。

2014年2月5日星期三

自我檢視、末世中的真理戰士(下)

「好說讒言」中的「讒言」原文是指毀謗,而英文聖經有三十五次把這詞譯作 devil,直指魔鬼,有兩次則譯作 false accuser(誣告),還有一次譯作 slanderer,也就是毀謗者的意思。末世的時候會有許多不信的人越來越像魔鬼,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以弗所書二章二節)。這樣的人喜愛四處毀謗別人,卻忽略個人的虧欠。

「不能自約」也就是無節制的。聖靈內住的人會結出聖靈的果子,其中一項特質就是「節制」,而不能自約正與節制相反。仍在罪中的人只會越陷越深,對罪完全沒有克制的能力,所以在末世的時候,人所犯的罪惡更顯為嚴重,不但拒絕遵行上帝的話,連基本的人性與道德觀也無法通過。

「性情兇暴」的人是非常可悲的。文明與科技明顯在進步,知識教育也越來越精深,但在品行情操上卻是明顯的下滑,越是接近末日,許多人越是活像兇殘的野獸一般。人拒絕了上帝的救贖之恩,變得越來越像獸類,更否定了上帝的創造,自認為是獸的後裔進化而來的。

「不愛良善」其實直譯是恨惡良善。良善的只有一位,就是那創造天地又使死人復活的上帝。人不僅不喜愛祂,更是恨惡祂,把拯救自己的那位當作是仇敵。不愛良善的人就在良善的性情上沒有份,以致這些人看見良善的樣式,就表示出敵意,甚至設法來傷害良善的人。

「賣主賣友」並不只是指向猶大,在這個末世裡不難看見有人為了自己得利益,而把別人出賣。這些人並不考慮別人是否得益,或是別人會否因自己得益而受損害,因為他們往往視自己比別人更為重要。而更差的是讓我們看見許多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就隨意妥協了,把自己的信仰也出賣,沒有珍視那為我們的罪而死在十架上並復活的主耶穌基督,卻因自己今生的利益,或是享受當下的快樂,就叫上帝的名受虧損。

「任意妄為」是指人不再重視律法,再也沒有順服的心。這不是因為設立的律法與上帝的相違背,更不是因為掌權者作了不義的事,以致自己不可順服對方惡念裏的命令。人不願順服只因不願服在律法之下,且莫談這些人不願遵行上帝的話,即便是明知道自己要受虧損的,因着要顯出自己的虛假自由,而故意作損害自己的事,以顯示自己是有主權的。

「自高自大」原文是有着煙雲飛騰的意思,意指驕傲自大的人,會使自己的雙眼如身在煙雲中一般,永遠看不見事實的真相。他們所處的境況充滿危險,但卻自欺是在安逸舒適的環境之中。

「愛宴樂不愛上帝」宴樂明顯是指吃喝玩樂,是單單屬於肉體的享受,也就是放縱情慾。人本來所該觀看、注視的乃是上帝,因為人被造本來就要榮耀上帝,但他們卻只顧自己的肚腹:「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上帝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腓立比書三章十九節)」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路加福音十六章十三節)。

2014年2月4日星期二

自我檢視、末世中的真理戰士(上)

自我檢視、未世中的真理戰士(上)

各位弟兄姊妹,新年快樂,願您們平安。

農曆新年,已過了四天,今天是年初五。每逢過年,大家總是忙着作吃的、忙着約會朋友、親人,藉着這假期來盡情的玩樂一番,而有些則是在忙碌的工作底下渡過這個新年的假期。因為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原因,藉着這個特別的一年一度的日子,把自己忙個不停。

在這些忙碌的日子或事情當中,我們要思想的是,到底是為誰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