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愛的天父,求祢垂聽以下的禱告,求祢以祢的真理之靈光照我,使我能以合祢心意的話作禱告,也求祢赦免我的罪,使我以義人的身份在祢面前向祢祈求。
父啊,不公義的事每天發生,但感謝上帝,祢的公義永長存,也永不改變。心靈的憂傷無人知曉,但感謝上帝,祢常輕聲對我說話,叫我安靜聆聽祢的恩言,告訴我祢是神。
我們要讚美祢,並非因為我們得到了什麼,雖然我們確實每天有着祢所賜與的恩典,但我們要讚美祢,只因祢是配得稱頌,正如一加一等於二,不因為一加一給我們有什麼益處,所以我們要稱一加一為二,而是因為一加一本就是二,所以我們如此說。祢本為善,祢就是愛,唯有祢配得我們的稱讚,因為祢是神。所以,無論是得着,或是失去,無論我在何境況,求主教我記得約伯的讚美 - 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求主幫助我們,叫我們因祢得享平安,因祢得享喜樂,在祢的話裡,叫我們知道在任何境況我們仍然是可以得享祢所賜的平安,這平安乃是因祢與我們同在,使我們能在愛中享受祢的甘甜,得着主自己。
願我們能因聖靈的引導就順服耶穌基督,叫我們不看重自己與這世界,完全的交托與祢,負那使我們可喜樂的軛,就是祢那叫我們輕省的軛。
親愛的父,祢是何等的愛着我,教我無法忘記祢的恩愛。當我軟弱的時候,祢就使我回想起祢對我的拯救。祢總是以笑臉向着我,以溫柔待我。當我得罪祢時,祢竟包容忍耐我,許可我受些微的苦,為要挽回這劣質的孩子,叫我知罪,認罪,也因着被聖靈的引導,悔改並行走祢的義路。
我的主,我的上帝,一年快要過去了,回想自己在今年當中,實在沒有做過什麼,只是一直在祢的恩手中過活,見證祢自己的作為,享受祢的豐富。若要數算祢的恩典,直到見祢的面我仍是無法數算清楚,因我活着,就是蒙祢的恩而活,死了就永享祢最大的恩典,永遠的享受祢。
求祢在未來的日子繼續保守屬祢的兒女,我們深知不配,卻仍是向祢祈求,因為祢告訴我們祢是何等願意聆聽我們向祢發出的真誠禱告。
求祢憐憫我們,叫我們渴慕祢的話,得享祢的滋潤,使我們的身心靈健壯,因祢的愛而在世上使人同得益處。
願蒙祢悅納以上不配的禱告,奉我主基督耶穌之名,阿們。
小農夫
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
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
每日靈修 20131230 (創世記 15:6-11)
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創世記第十五章六至十一節)
「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這些牲畜明顯是用來獻祭的祭牲,而這裡所表示的亦是上帝在告訴亞伯拉罕獻祭所需要的事。獻祭的理由是什麼?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取了這些牲畜以後,除了「鳥」沒有劈開以外,其他的都每樣劈開,分成兩半,然後一半對着一半的押列。這樣做法就是一個贖罪祭的儀式。「他有了罪的時候,就要承認所犯的罪,並要因所犯的罪,把他的贖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是一隻羊羔,或是一隻山羊─牽到耶和華面前為贖罪祭。至於他的罪,祭司要為他贖了。他的力量若不夠獻一隻羊羔,就要因所犯的罪,把兩隻斑鳩或是兩隻雛鴿帶到耶和華面前為贖愆祭:一隻作贖罪祭,一隻作燔祭。把這些帶到祭司那裡,祭司就要先把那贖罪祭獻上,從鳥的頸項上揪下頭來,只是不可把鳥撕斷,也把些贖罪祭牲的血彈在壇的旁邊,剩下的血要流在壇的腳那裡;這是贖罪祭。他要照例獻第二隻為燔祭。至於他所犯的罪,祭司要為他贖了,他必蒙赦免。(利未記五章五至十節)」而這個贖罪祭也是為了預表基督如何為代贖人的罪而擘開自己,以自己作為祭物,作一次性的、永遠有效的獻祭。「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馬太福音二十六章二十六至二十九節)」
「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這些牲畜明顯是用來獻祭的祭牲,而這裡所表示的亦是上帝在告訴亞伯拉罕獻祭所需要的事。獻祭的理由是什麼?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取了這些牲畜以後,除了「鳥」沒有劈開以外,其他的都每樣劈開,分成兩半,然後一半對着一半的押列。這樣做法就是一個贖罪祭的儀式。「他有了罪的時候,就要承認所犯的罪,並要因所犯的罪,把他的贖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是一隻羊羔,或是一隻山羊─牽到耶和華面前為贖罪祭。至於他的罪,祭司要為他贖了。他的力量若不夠獻一隻羊羔,就要因所犯的罪,把兩隻斑鳩或是兩隻雛鴿帶到耶和華面前為贖愆祭:一隻作贖罪祭,一隻作燔祭。把這些帶到祭司那裡,祭司就要先把那贖罪祭獻上,從鳥的頸項上揪下頭來,只是不可把鳥撕斷,也把些贖罪祭牲的血彈在壇的旁邊,剩下的血要流在壇的腳那裡;這是贖罪祭。他要照例獻第二隻為燔祭。至於他所犯的罪,祭司要為他贖了,他必蒙赦免。(利未記五章五至十節)」而這個贖罪祭也是為了預表基督如何為代贖人的罪而擘開自己,以自己作為祭物,作一次性的、永遠有效的獻祭。「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馬太福音二十六章二十六至二十九節)」
2013年12月29日星期日
每日靈修 20131229 (創世記 15:6-11)
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創世記第十五章六至十一節)
當亞伯拉罕尋求上帝的心意時,上帝並不是隱藏起來不理會他,而是讓我們看見祂何等願意讓屬祂的人明白祂的事,也願意為他們解答那些合上帝心意的提問,使他們能得着這確據。而在上帝回應亞伯拉罕時,便以「你為我取」來作開始的話。這裡的「你為我取」並不是指上帝有所缺乏,所以要亞伯拉罕供應祂,叫他取上帝所需要的物資來。而是正好相反,要讓人知道上帝才是真正的供應者,因為這個「為我取」乃是指上帝早已預備好祂所要我們作的事。這正如在馬可福音中,主耶穌為門徒預備吃逾越節的筵席,雖然事情中看似是人在預備,但真正預備的正是上帝自己,而不是信祂的人。
當亞伯拉罕尋求上帝的心意時,上帝並不是隱藏起來不理會他,而是讓我們看見祂何等願意讓屬祂的人明白祂的事,也願意為他們解答那些合上帝心意的提問,使他們能得着這確據。而在上帝回應亞伯拉罕時,便以「你為我取」來作開始的話。這裡的「你為我取」並不是指上帝有所缺乏,所以要亞伯拉罕供應祂,叫他取上帝所需要的物資來。而是正好相反,要讓人知道上帝才是真正的供應者,因為這個「為我取」乃是指上帝早已預備好祂所要我們作的事。這正如在馬可福音中,主耶穌為門徒預備吃逾越節的筵席,雖然事情中看似是人在預備,但真正預備的正是上帝自己,而不是信祂的人。
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
每日靈修 20131228 (創世記 15:6-11)
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創世記第十五章六至十一節)
在這裡,亞伯拉罕問上帝,自己怎樣才能知道必得這個迦南地為業的時候,他並非對上帝沒有信心(第六節當中我們可以看見亞伯拉罕乃是因信上帝而被稱為義的),也不是在試探上帝,而是願意承認自己是有軟弱,所以求上帝加添他信心,使他的信心能得以堅固。一個埋怨上帝的人是表現出信心的欠缺,然後以驕傲來敵擋上帝,要上帝拿出證據來。這樣不過是因為不信上帝。「當眾人聚集的時候,耶穌開講說:這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路加福音十一章二十九節)」「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路加福音十六章三十一節)」
在這裡,亞伯拉罕問上帝,自己怎樣才能知道必得這個迦南地為業的時候,他並非對上帝沒有信心(第六節當中我們可以看見亞伯拉罕乃是因信上帝而被稱為義的),也不是在試探上帝,而是願意承認自己是有軟弱,所以求上帝加添他信心,使他的信心能得以堅固。一個埋怨上帝的人是表現出信心的欠缺,然後以驕傲來敵擋上帝,要上帝拿出證據來。這樣不過是因為不信上帝。「當眾人聚集的時候,耶穌開講說:這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路加福音十一章二十九節)」「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路加福音十六章三十一節)」
2013年12月27日星期五
每日靈修 20131227 (創世記 15:6-11)
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創世記第十五章六至十一節)
我們實在要數算上帝所賜的恩典。雖然無論用多少時間去數,也無法數算得完,因為祂給我們的恩典實在是太多、太大了。上帝不但領我們出死亡,更是要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十章九至十節)」
我們實在要數算上帝所賜的恩典。雖然無論用多少時間去數,也無法數算得完,因為祂給我們的恩典實在是太多、太大了。上帝不但領我們出死亡,更是要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十章九至十節)」
2013年12月26日星期四
每日靈修 20131226 (創世記 15:6-11)
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創世記第十五章六至十一節)
福音,就是好消息。這好消息是出於耶和華的。而整個福音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拯救我們人類的好消息。上帝親自拯救我們,耶穌基督也成就了整個救恩的計劃,但是,當我們得救以後,是否就代表事情完結了?得蒙這救恩,是否就是僅指上帝赦免我們的罪,稱我們為義,然後人便藉義人的立場繼續過着以往仍在罪中那時的生活?一個人在海上遇溺,救生員跳到海中,以他的能力拯救遇溺者,而當遇溺者被救上岸以後,遇溺者就感謝這位拯救者,然後他們就各不相干的分開,救生員也就和這人再無關係了。我們與基督的關係也是如此嗎?福音就僅是指基督拯救我們,叫我們不用受罪所帶來的刑罰嗎?
福音,就是好消息。這好消息是出於耶和華的。而整個福音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拯救我們人類的好消息。上帝親自拯救我們,耶穌基督也成就了整個救恩的計劃,但是,當我們得救以後,是否就代表事情完結了?得蒙這救恩,是否就是僅指上帝赦免我們的罪,稱我們為義,然後人便藉義人的立場繼續過着以往仍在罪中那時的生活?一個人在海上遇溺,救生員跳到海中,以他的能力拯救遇溺者,而當遇溺者被救上岸以後,遇溺者就感謝這位拯救者,然後他們就各不相干的分開,救生員也就和這人再無關係了。我們與基督的關係也是如此嗎?福音就僅是指基督拯救我們,叫我們不用受罪所帶來的刑罰嗎?
2013年12月25日星期三
每日靈修 20131225 (創世記 15:6-11)
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創世記第十五章六至十一節)
罪就是與上帝的關係不正確,當人背棄上帝,不順服祂,就犯了罪,而所得的結果就是死亡。相反,義就是與上帝有正確的關係,但犯了罪的人沒法再行義,因為既是在罪中就不能同時活在義的關係中。如今我們若是被稱為義,不可能是因為靠着行為,而是上帝白白的賜恩與我們,白白的稱我們為義。「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唯有上帝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馬書六章二十三節)」
罪就是與上帝的關係不正確,當人背棄上帝,不順服祂,就犯了罪,而所得的結果就是死亡。相反,義就是與上帝有正確的關係,但犯了罪的人沒法再行義,因為既是在罪中就不能同時活在義的關係中。如今我們若是被稱為義,不可能是因為靠着行為,而是上帝白白的賜恩與我們,白白的稱我們為義。「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唯有上帝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馬書六章二十三節)」
2013年12月24日星期二
每日靈修 20131224 (創世記 15:6-11)
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創世記第十五章六至十一節)
在平安夜、聖誕節這些節日裡,基督徒會更為熱心傳揚福音,因為藉着這些日子,可以告訴大家我們所該記念的不是虛構人物,乃是要知道並感謝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並親自道成肉身來到這世上成就救恩的耶穌基督。提及傳福音,我們必需要以認真謹慎的態度。到底我們是在傳怎樣的福音?福音到底是什麼?是誰賜下福音的?要用什麼去接受福音?人為什麼要福音?這些我們都需要知道,傳講的時候才能夠清晰的。
在平安夜、聖誕節這些節日裡,基督徒會更為熱心傳揚福音,因為藉着這些日子,可以告訴大家我們所該記念的不是虛構人物,乃是要知道並感謝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並親自道成肉身來到這世上成就救恩的耶穌基督。提及傳福音,我們必需要以認真謹慎的態度。到底我們是在傳怎樣的福音?福音到底是什麼?是誰賜下福音的?要用什麼去接受福音?人為什麼要福音?這些我們都需要知道,傳講的時候才能夠清晰的。
福音單張 20131218 (預視檔及印刷用原檔下載提供)
本主題內容歡迎隨意轉載,敬請各使用者及轉載人仕勿妄自修改任何內容,以尊重原作者。
注意:作品預視圖之出色與實際印刷時之顯示有所差異(預視圖為 JPG 檔,顯示色為 RGB;印刷原檔為 PSD 檔,顯示色為 CMYK )
zip(壓縮檔) 中的檔案為 PSD 檔,已調為 CMYK (16Bits),可供各弟兄自行往印刷公司刷發單張。
印刷使用原檔下載位置:
https://app.box.com/s/2logad4liaq4jhgs9dt7
注意:作品預視圖之出色與實際印刷時之顯示有所差異(預視圖為 JPG 檔,顯示色為 RGB;印刷原檔為 PSD 檔,顯示色為 CMYK )
zip(壓縮檔) 中的檔案為 PSD 檔,已調為 CMYK (16Bits),可供各弟兄自行往印刷公司刷發單張。
印刷使用原檔下載位置:
https://app.box.com/s/2logad4liaq4jhgs9dt7
2013年12月23日星期一
每日靈修 20131223 (創世記 15:6-11)
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創世記第十五章六至十一節)
「只要信耶穌就可以得救的了。」「只要口裡承認耶穌基督為主就可以得救的了。」「只要認識耶穌是誰,知道自己有罪,明白怎樣得救就可以得救的了。」現今許多教會流傳着這樣的教導,雖然每一句都有聖經的根據,但這樣的解釋是正確的嗎?人只要信耶穌就可以得救了?若是這樣,為何會有這段經文記載?「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雅各書二章十九至二十節)」只要口裡承認耶穌基督為主就可以得救了嗎?「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馬太福音七章二十一至二十三節)』」只要認識耶穌是誰、知道自己有罪,明白怎得救,就真的可以得救了嗎?那我要問,主耶穌十二個門徒中之一-猶大,他是不是也得救?因為他既是十二門徒之一,對耶穌是認識的,也有稱耶穌為主,明白如何得救,而且他也承認自己是有罪的,甚至他在最後還為自己的罪後悔,他的結果如何呢?是得救了嗎?「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甚麼相干?你自己承當罷!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吊死了。(馬太福音二十七章三至五節)」
「只要信耶穌就可以得救的了。」「只要口裡承認耶穌基督為主就可以得救的了。」「只要認識耶穌是誰,知道自己有罪,明白怎樣得救就可以得救的了。」現今許多教會流傳着這樣的教導,雖然每一句都有聖經的根據,但這樣的解釋是正確的嗎?人只要信耶穌就可以得救了?若是這樣,為何會有這段經文記載?「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雅各書二章十九至二十節)」只要口裡承認耶穌基督為主就可以得救了嗎?「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馬太福音七章二十一至二十三節)』」只要認識耶穌是誰、知道自己有罪,明白怎得救,就真的可以得救了嗎?那我要問,主耶穌十二個門徒中之一-猶大,他是不是也得救?因為他既是十二門徒之一,對耶穌是認識的,也有稱耶穌為主,明白如何得救,而且他也承認自己是有罪的,甚至他在最後還為自己的罪後悔,他的結果如何呢?是得救了嗎?「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甚麼相干?你自己承當罷!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吊死了。(馬太福音二十七章三至五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