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亞伯拉罕從那裡向南地遷去,寄居在加低斯和書珥中間的基拉耳。亞伯拉罕稱他的妻撒拉為妹子,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但夜間,上帝來,在夢中對亞比米勒說:「你是個死人哪!因為你取了那女人來;她原是別人的妻子。」亞比米勒卻還沒有親近撒拉;他說:「主啊,連有義的國,你也要毀滅嗎?那人豈不是自己對我說『她是我的妹子』嗎?就是女人也自己說:『他是我的哥哥。』我做這事是心正手潔的。」上帝在夢中對他說:「我知道你做這事是心中正直;我也攔阻了你,免得你得罪我,所以我不容你沾著她。現在你把這人的妻子歸還他;因為他是先知,他要為你禱告,使你存活。你若不歸還他,你當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都必要死。」(創世記第二十章一至七節)
「我又使一個人信主了,感謝主!」或許這樣說的人並不多,但卻常聽見有人說「感謝主,這個人很厲害,使很多人信主。」驟聽像是沒有錯誤,其實是把榮耀從上帝那裡放到人身上去。人信主是因為人的演講精彩嗎?是因為講員作了什麼事情,令人信主嗎?人若是因為我們而信,只是信我們,不是信上帝。因為就連我們信主也是上帝對我們的憐憫,並不是因為某人或是某人所作的事。我們願意相信一個人所傳講的,是與他的見證相關,因為我們信任這個人,他所講的便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對於信耶穌是基督這事,只因這單單是聖靈的工作,人在其中並沒有任何功勞。「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一章六節)」若是把信心的對象放在人身上,那我們是無法得救的,唯有基督才能拯救我們。罪得赦免是因基督甘願代替我們接受了罪的刑罰,一次性把自己獻上,按照上帝所吩咐的,豫表基督降生後要在十架上獻上永遠有效的祭,唯有信靠祂,我們才能真正罪得赦免。
2014年5月31日星期六
2014年5月30日星期五
福音單張 20140530 - 「父」
20140530 福音單張 -「父」
說到父親,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些小孩子第一個想到的是「玩具」,因為父親下班回來就會買玩具給他。有些孩子會想起擁抱,父親那強而有力的手輕鬆地就能把自己抱起。當孩子長大、仍未到社會工作以前,可能會想到金錢,因他供應自己生活所需。不論怎樣,父給他們的印象多半是「供應者」。而開始踏入社會的青少年或成年人,因着自己成長了,擁有經濟能力,足以應付基本的生活要求,這時就把父扔在一旁。身旁圍繞着的就是工作的同事,玩樂的朋友,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疏離。假若工作裡或是社會上遇到失意之事,一般人都會想起自己還有一個家可以回去,向自己的父親求助,但是多半仍會把他當作一位供應者,並沒有怎樣注意到自己與父親之間關係的重要性。
當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父親也隨着時間漸漸老去,更多的人是直到父親離世,才發現還有許多話未能向這位重要的至親細說。想要回到過去,卻又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遺下了無盡的後悔,縱使想盡千方百計,如燒衣、誦經、或作一些宗教上的儀式來表示自己的心意,內心仍然非常痛苦,因為知道所作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良心能夠安舒一點,可是實際上卻已經不能夠再讓父親體會我們內裡的一片孝心。這時多數人才明白,原來父親曾經為我們付出了這麽多,更可嘆的是我們或許會發現對父親的了解其實是非常有限並帶著許多偏差。
2014年5月29日星期四
每日靈修 20140529 (創世記 20:1-7)
經文:亞伯拉罕從那裡向南地遷去,寄居在加低斯和書珥中間的基拉耳。亞伯拉罕稱他的妻撒拉為妹子,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但夜間,上帝來,在夢中對亞比米勒說:「你是個死人哪!因為你取了那女人來;她原是別人的妻子。」亞比米勒卻還沒有親近撒拉;他說:「主啊,連有義的國,你也要毀滅嗎?那人豈不是自己對我說『她是我的妹子』嗎?就是女人也自己說:『他是我的哥哥。』我做這事是心正手潔的。」上帝在夢中對他說:「我知道你做這事是心中正直;我也攔阻了你,免得你得罪我,所以我不容你沾著她。現在你把這人的妻子歸還他;因為他是先知,他要為你禱告,使你存活。你若不歸還他,你當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都必要死。」(創世記第二十章一至七節)
人總是喜歡為自己所犯的罪尋找借口,以為不知者不罪,「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麼?(創世記四章九節)」「於是,那夜他們叫父親喝酒,大女兒就進去和他父親同寢;他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創世記十九章三十五節)」不知者不罪?聖經從沒有這樣的教導,這只是世俗的觀念,所以許多人就故意什麼都不去知道,在某一程度忽略上帝要我們知的事的這種責任。「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甚麼事,他雖然不知道,還是有了罪,就要擔當他的罪孽。(利未記五章十七節)」
人總是喜歡為自己所犯的罪尋找借口,以為不知者不罪,「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麼?(創世記四章九節)」「於是,那夜他們叫父親喝酒,大女兒就進去和他父親同寢;他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創世記十九章三十五節)」不知者不罪?聖經從沒有這樣的教導,這只是世俗的觀念,所以許多人就故意什麼都不去知道,在某一程度忽略上帝要我們知的事的這種責任。「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甚麼事,他雖然不知道,還是有了罪,就要擔當他的罪孽。(利未記五章十七節)」
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每日靈修 20140528 (創世記 20:1-3)
經文:亞伯拉罕從那裡向南地遷去,寄居在加低斯和書珥中間的基拉耳。亞伯拉罕稱他的妻撒拉為妹子,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但夜間,上帝來,在夢中對亞比米勒說:「你是個死人哪!因為你取了那女人來;她原是別人的妻子。」(創世記第二十章一至三節)
許多時候因為對上帝沒有信心而改變了方向,本是立定心志要追隨基督的,在看見敵人如此強大之時,便馬上停止或是退縮了。撒母耳記上裡的記載,我們亦看到靠着上帝而連勝的掃羅王與以色列人,遇到強敵時竟然極其害怕,而不是勇敢作戰。「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聚集在屬猶大的梭哥,安營在梭哥和亞西加中間的以弗大憫。掃羅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營,擺列隊伍,要與非利士人打仗。非利士人站在這邊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邊山上,當中有谷。從非利士營中出來一個討戰的人,名叫歌利亞,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千舍客勒;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百舍客勒。有一個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歌利亞對著以色列的軍隊站立,呼叫說:你們出來擺列隊伍做甚麼呢?我不是非利士人麼?你們不是掃羅的僕人麼?可以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他下到我這裡來。他若能與我戰鬥,將我殺死,我們就作你們的僕人;我若勝了他,將他殺死,你們就作我們的僕人,服事我們。那非利士人又說: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鬥。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撒母耳記上十七章一至十一節)」
許多時候因為對上帝沒有信心而改變了方向,本是立定心志要追隨基督的,在看見敵人如此強大之時,便馬上停止或是退縮了。撒母耳記上裡的記載,我們亦看到靠着上帝而連勝的掃羅王與以色列人,遇到強敵時竟然極其害怕,而不是勇敢作戰。「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聚集在屬猶大的梭哥,安營在梭哥和亞西加中間的以弗大憫。掃羅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營,擺列隊伍,要與非利士人打仗。非利士人站在這邊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邊山上,當中有谷。從非利士營中出來一個討戰的人,名叫歌利亞,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千舍客勒;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百舍客勒。有一個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歌利亞對著以色列的軍隊站立,呼叫說:你們出來擺列隊伍做甚麼呢?我不是非利士人麼?你們不是掃羅的僕人麼?可以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他下到我這裡來。他若能與我戰鬥,將我殺死,我們就作你們的僕人;我若勝了他,將他殺死,你們就作我們的僕人,服事我們。那非利士人又說: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鬥。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撒母耳記上十七章一至十一節)」
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每日靈修 20140527 (創世記 20:1-3)
經文:亞伯拉罕從那裡向南地遷去,寄居在加低斯和書珥中間的基拉耳。亞伯拉罕稱他的妻撒拉為妹子,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但夜間,上帝來,在夢中對亞比米勒說:「你是個死人哪!因為你取了那女人來;她原是別人的妻子。」(創世記第二十章一至三節)
不將事實而全部說出,為的是保障自己,忽略上帝的應許,漠視上帝所說的話,這是現今許多信徒正在發生的事。聖經常常提及上帝恨惡罪,是忌邪的,人因不信而離開上帝,倚靠自己卻不是倚靠上帝,因着自己的不信,一次又一次得罪祂。在這一切罪惡當中,人常犯的就是說謊,聖經也常提及到上帝是信實的,祂的兒女也當如此。相反,魔鬼則是虛謊的,而說謊的人不屬上帝,乃是魔鬼之子。「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八章四十四節)」
不將事實而全部說出,為的是保障自己,忽略上帝的應許,漠視上帝所說的話,這是現今許多信徒正在發生的事。聖經常常提及上帝恨惡罪,是忌邪的,人因不信而離開上帝,倚靠自己卻不是倚靠上帝,因着自己的不信,一次又一次得罪祂。在這一切罪惡當中,人常犯的就是說謊,聖經也常提及到上帝是信實的,祂的兒女也當如此。相反,魔鬼則是虛謊的,而說謊的人不屬上帝,乃是魔鬼之子。「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八章四十四節)」
2014年5月26日星期一
基督徒可否從事保險、金融行業?
問:請問基督徒從事保險、金融等行業會與信仰有衝突嗎?
答:這些不是在絕對領域中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們不會用絕對的方式來回答。
先給你想一個問題:
一個基督徒,可否在一個專搞淫亂派對的地方工作,職位是調酒師,可以嗎?
也許有些人會說:「這怎可以?根本是有違聖經教訓嘛!」
告訴你,這個人就是尼希米,他專責是在國王的淫亂派對中負責幫國王調酒的。
基督徒可否做這些工作?說真的,我們要很小心去處理這個問題。對於這些相對領域的問題,不能隨便說句「一定不可以」,或者「一定可以」。
若指強盜、妓女,這些聖經清楚列明是罪的行為,我們當然要拒絕,連踫也不該踫。而一些比較負面的,例如賭場、酒吧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們不能動不動就拿出尼希米作為例子,然後說自己也可以去做這些工作。假若沒有確認是上帝呼召自己去做這些工作,並不建議主動跑進這些試探當中,然而,亦不代表這等工作是絕對不可以做。一些像是保險、金融等等,則要看選擇這種工作當時的心態、動機,而且也要很小心,因為很容易會因為金錢的引誘而選擇放下信仰,擁抱金錢。
答:這些不是在絕對領域中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們不會用絕對的方式來回答。
先給你想一個問題:
一個基督徒,可否在一個專搞淫亂派對的地方工作,職位是調酒師,可以嗎?
也許有些人會說:「這怎可以?根本是有違聖經教訓嘛!」
告訴你,這個人就是尼希米,他專責是在國王的淫亂派對中負責幫國王調酒的。
基督徒可否做這些工作?說真的,我們要很小心去處理這個問題。對於這些相對領域的問題,不能隨便說句「一定不可以」,或者「一定可以」。
若指強盜、妓女,這些聖經清楚列明是罪的行為,我們當然要拒絕,連踫也不該踫。而一些比較負面的,例如賭場、酒吧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們不能動不動就拿出尼希米作為例子,然後說自己也可以去做這些工作。假若沒有確認是上帝呼召自己去做這些工作,並不建議主動跑進這些試探當中,然而,亦不代表這等工作是絕對不可以做。一些像是保險、金融等等,則要看選擇這種工作當時的心態、動機,而且也要很小心,因為很容易會因為金錢的引誘而選擇放下信仰,擁抱金錢。
2014年5月24日星期六
每日靈修 20140524 (創世記 20:1-2)
經文:亞伯拉罕從那裡向南地遷去,寄居在加低斯和書珥中間的基拉耳。亞伯拉罕稱他的妻撒拉為妹子,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創世記第二十章一至二節)
這裡記載亞伯拉罕靈性再次進入低谷,他次憑詭詐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性命,顯出他對上帝失去了信心,忘卻了上帝的應許。「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裡;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創世記十八章十節)」之前,亞伯拉罕去埃及時在法老面前也作了同樣的事,因為害怕自己的性命不保,就出賣自己的妻子,任由別人把她取去。我們常稱亞伯拉罕為信心之人的父,上帝也明確地說他是一個先知(創世記二十章七節),並且又告訴我們,上帝所應許的那後裔是從撒拉而生的:「上帝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創世記十七章十九節)」上帝所賜這樣重要位置的人物,聖經卻記載了他以詭計自保,而不是選擇信靠上帝。
亞伯拉罕所作之事並不是幫助上帝,而是破壞上帝的計劃,為個人的利害關係而出賣了主。當然,上帝親自保守了他們,由此更是顯明了人得着這應許,並沒有任何功勞可言,也就是說我們得救不是憑行為,乃是全因上帝所賜下的恩典。「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二章八至九節)」
這裡記載亞伯拉罕靈性再次進入低谷,他次憑詭詐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性命,顯出他對上帝失去了信心,忘卻了上帝的應許。「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裡;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創世記十八章十節)」之前,亞伯拉罕去埃及時在法老面前也作了同樣的事,因為害怕自己的性命不保,就出賣自己的妻子,任由別人把她取去。我們常稱亞伯拉罕為信心之人的父,上帝也明確地說他是一個先知(創世記二十章七節),並且又告訴我們,上帝所應許的那後裔是從撒拉而生的:「上帝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創世記十七章十九節)」上帝所賜這樣重要位置的人物,聖經卻記載了他以詭計自保,而不是選擇信靠上帝。
亞伯拉罕所作之事並不是幫助上帝,而是破壞上帝的計劃,為個人的利害關係而出賣了主。當然,上帝親自保守了他們,由此更是顯明了人得着這應許,並沒有任何功勞可言,也就是說我們得救不是憑行為,乃是全因上帝所賜下的恩典。「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二章八至九節)」
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每日靈修 20140523 (創世記 19:30-38)
經文:羅得因為怕住在瑣珥,就同他兩個女兒從瑣珥上去,住在山裡;他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裡。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們的父親老了,地上又無人按著世上的常規進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可以叫父親喝酒,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他存留後裔。」於是,那夜她們叫父親喝酒,大女兒就進去和她父親同寢;她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第二天,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昨夜與父親同寢。今夜我們再叫他喝酒,你可以進去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父親存留後裔。」於是,那夜她們又叫父親喝酒,小女兒起來與她父親同寢;她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這樣,羅得的兩個女兒都從她父親懷了孕。大女兒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現今摩押人的始祖。小女兒也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便‧亞米,就是現今亞捫人的始祖。(創世記第十九章三十至三十八節)
羅得兩個女兒所行之事,提醒我們於不同時代、不同處境均有這樣的狀況:大女兒奪權,小女兒順服大女兒。作惡(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的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羅馬書一章三十二節下)。而某些教會竟然像不信者般,喜歡高舉這節經文:「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羅馬書十三章一至二節)」的確是如此,在上有權柄的我們要順服,一般情況下我們要聽從有權柄的人。但是,若對方要我們違反上帝的心意時,我們可以繼續聽從對方嗎?這時,弟兄姊妹會馬上拿出標準答案:「不可以。因為聽從人而不聽從上帝,是不合宜的。」然而,當我們細心回想,自己是否能說不能行?
羅得兩個女兒所行之事,提醒我們於不同時代、不同處境均有這樣的狀況:大女兒奪權,小女兒順服大女兒。作惡(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的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羅馬書一章三十二節下)。而某些教會竟然像不信者般,喜歡高舉這節經文:「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羅馬書十三章一至二節)」的確是如此,在上有權柄的我們要順服,一般情況下我們要聽從有權柄的人。但是,若對方要我們違反上帝的心意時,我們可以繼續聽從對方嗎?這時,弟兄姊妹會馬上拿出標準答案:「不可以。因為聽從人而不聽從上帝,是不合宜的。」然而,當我們細心回想,自己是否能說不能行?
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每日靈修 20140522 (創世記 19:30-38)
經文:羅得因為怕住在瑣珥,就同他兩個女兒從瑣珥上去,住在山裡;他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裡。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們的父親老了,地上又無人按著世上的常規進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可以叫父親喝酒,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他存留後裔。」於是,那夜她們叫父親喝酒,大女兒就進去和她父親同寢;她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第二天,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昨夜與父親同寢。今夜我們再叫他喝酒,你可以進去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父親存留後裔。」於是,那夜她們又叫父親喝酒,小女兒起來與她父親同寢;她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這樣,羅得的兩個女兒都從她父親懷了孕。大女兒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現今摩押人的始祖。小女兒也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便‧亞米,就是現今亞捫人的始祖。(創世記第十九章三十至三十八節)
俗世的觀念正不斷影響著我們。上帝的話若沒有成為最高的權柄,就會作出各樣出賣真理之事。羅得兩個女兒所作有違上帝的道德律,但在她們的眼中卻是正確的。她們以世界的標準(就是居住在所多瑪城中所學習、被影響的道德觀),而不是上帝的準則,所以在她們的對話中並沒有提及上帝。作為父母,教導女兒敬畏上帝是必需的,父母不應只讓兒女學習世上的知識,而忽略了兒女的屬靈生命。一個敬虔的家長,除了自己順服上帝,也會將兒女交在上帝手中,因為知道兒女是上帝所賜的產業,而且是上帝托付我們的天職,我們應當認真教導他們,把最好的訊息傳給他們,並教導他們怎樣過一個敬虔的人生。
俗世的觀念正不斷影響著我們。上帝的話若沒有成為最高的權柄,就會作出各樣出賣真理之事。羅得兩個女兒所作有違上帝的道德律,但在她們的眼中卻是正確的。她們以世界的標準(就是居住在所多瑪城中所學習、被影響的道德觀),而不是上帝的準則,所以在她們的對話中並沒有提及上帝。作為父母,教導女兒敬畏上帝是必需的,父母不應只讓兒女學習世上的知識,而忽略了兒女的屬靈生命。一個敬虔的家長,除了自己順服上帝,也會將兒女交在上帝手中,因為知道兒女是上帝所賜的產業,而且是上帝托付我們的天職,我們應當認真教導他們,把最好的訊息傳給他們,並教導他們怎樣過一個敬虔的人生。
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弱勢社群、少數民族
社會文化不斷在演變之中,最近在香港炒得火熱的新聞應當是五月十八日的「愛爸媽、愛我家」活動,可是,在媒體行列中卻未見有相關的報導。許多新聞主要是看人數、看賣點,或能不能炒熱這話題,為自己尋找商機。媒體界(特別是管理層)已經不再為着「反映事實」而報導,而是要觀察該報導能否為自己找到「廣告商機」。
商界許多人都紛紛支持同性戀。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雖然我們知道在時裝、化妝、潮流物品相關行業有許多設計師本身是同性戀者,而許多同性戀者也很願意在相關產品上花費(物慾主義),以致商界往往支持同性戀行為,即便不支持也不敢反對,以免招惹他們的反感或攻擊,自招損失。但是,我們不是常在電視新聞、報章、雜誌等等的傳媒、文章中看見他們聲稱自己是弱勢社群、是少數民族,常表示自己是弱者而要受到保護,要為他們訂立保障的法例,以免被大多數的另一群攻擊,令自己無法得着一般市民的權益?若他們真如自稱的少數民族,為何商界會懼怕得罪少數民族,反而不怕得罪大多數的其他客戶?
同性戀者在世上的人數是少數份子嗎?美國國家意見調查中心報告中指出,美國男性思想上認為全球同性戀佔全球人數之 0.7 %,而據實際統計數字則為 8 %,非同性戀的有同性性經驗者另外再加 2 %。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估計,截至 2013 年 1 月 4 日,全世界約有 70.57 億人口。縱使這數字不是最準確,以較保守為計,即便全球人口只有 60 億,同性戀者只有 2 %,也有 1 億 2 千萬人數,這樣的數目還能算為一個弱勢社群、少數民族嗎?
同性戀者是一群有組織、活躍於各界的(有少數明白自己的行為並非正確,並在努力學習節制,不作放縱情慾之事。這些人並不包括在以上所提及的人群之中)。他們在這件事上,願意以合一的心,共同爭取利益,極盡手段令商界及政府妥協。多年來在各文化界中植入同性戀各種的思想,使人看為是一種微不足道的事情,純屬個人喜好,除去罪惡感,模糊道德觀,披上美好的包裝,如「去舊迎新(思想不要那麼封建,要配合新時代)」、「自由」、「人權」、「功積(同性戀者所作的貢獻)」等等介紹,來歌頌同性戀的美好。
商界許多人都紛紛支持同性戀。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雖然我們知道在時裝、化妝、潮流物品相關行業有許多設計師本身是同性戀者,而許多同性戀者也很願意在相關產品上花費(物慾主義),以致商界往往支持同性戀行為,即便不支持也不敢反對,以免招惹他們的反感或攻擊,自招損失。但是,我們不是常在電視新聞、報章、雜誌等等的傳媒、文章中看見他們聲稱自己是弱勢社群、是少數民族,常表示自己是弱者而要受到保護,要為他們訂立保障的法例,以免被大多數的另一群攻擊,令自己無法得着一般市民的權益?若他們真如自稱的少數民族,為何商界會懼怕得罪少數民族,反而不怕得罪大多數的其他客戶?
同性戀者在世上的人數是少數份子嗎?美國國家意見調查中心報告中指出,美國男性思想上認為全球同性戀佔全球人數之 0.7 %,而據實際統計數字則為 8 %,非同性戀的有同性性經驗者另外再加 2 %。而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估計,截至 2013 年 1 月 4 日,全世界約有 70.57 億人口。縱使這數字不是最準確,以較保守為計,即便全球人口只有 60 億,同性戀者只有 2 %,也有 1 億 2 千萬人數,這樣的數目還能算為一個弱勢社群、少數民族嗎?
同性戀者是一群有組織、活躍於各界的(有少數明白自己的行為並非正確,並在努力學習節制,不作放縱情慾之事。這些人並不包括在以上所提及的人群之中)。他們在這件事上,願意以合一的心,共同爭取利益,極盡手段令商界及政府妥協。多年來在各文化界中植入同性戀各種的思想,使人看為是一種微不足道的事情,純屬個人喜好,除去罪惡感,模糊道德觀,披上美好的包裝,如「去舊迎新(思想不要那麼封建,要配合新時代)」、「自由」、「人權」、「功積(同性戀者所作的貢獻)」等等介紹,來歌頌同性戀的美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