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啊,求你起來!我的 神啊,求你救我!因為你打了我一切仇敵的腮骨,敲碎了惡人的牙齒。』
「耶和華啊,求你起來!」
就像在前一節大衛提到自己正身處於一個平靜安穩的景況中,我們看到他現在祈求神在他生命裏保護他的安全。就正如他在說︰「主,因你已推倒我的仇敵,求你使這好處臨到我,直到我離開世界的日子。」
在詩篇裏,大衛常會將不同的感受混合在一起,所以,在提到他在神裏面的堅固信心後,他又重新回到在詩篇開首的那個禱告之中。
他祈求受到保守,因他正在巨大的危險中。
後半節提到神擊打他的仇敵,有兩種可能的理解。第一個可能,是在禱告中他記起自己從前的得勝;第二個可能,是在經歷神的幫助,禱告得蒙垂聽以後,他獻上感恩。我個人較傾向於第二種理解。
因此,首先他在遇見危難是要逃到上帝那裏尋求幫助,謙卑下來祈求祂的解救,然後得著解救以後,他感謝上帝的恩典。他以這感恩來見證上帝是那使他得救的創始成終者。
葡萄樹的枝子
2014年12月26日星期五
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
詩篇 3:5 - 6 加爾文註譯中文翻譯
『我躺下睡覺,我醒著,耶和華都保佑我。雖有成萬的百姓來周圍攻擊我,我也不怕。』
按照原文的用法,「我躺下睡覺」這句所用的過去式,有時是用在將來的時候,即「我將會躺下睡覺」。如果我們仍然用過去式去理解,大衛的表達是很強烈而且很好的,就是他過去曾在多次將死的危難之中安然入睡,就像他已經勝過一切的危險一樣。我們可以肯定,他曾被憂慮無情地淹沒,但這一切橫蠻的攻擊最後也被信心所化解了,使他無論是如何被攪擾,仍能在主裏安息。所以,敬虔的人不會永遠無法勝過他們的恐懼,而不敬虔的人,因為他們不依靠上帝,就算他們只是面對些微的危險,也會被憂傷擊倒。
有人認為這句有一個時態的轉換,因此,認為應將動詞轉為未來式,變成︰「我將躺下睡覺,並會醒來」,因為緊接著就是未來式的「主將會保護我」。但因為在最後一句,是表達連續不斷的動作,因此我認為不需要因此將前句的時態也更改過來。
我們仍然應當知道,對自己的安全能充滿信心,並不是單在受患難時才出現的。或最起碼,不是單限制在患難的時候的。因為,在我看來,大衛是提到自己在信心和禱告之中怎樣得著好處,而這不動搖的平安是在恆常規律性的禱告之中建立起來的。這方面,大衛是以例子來表達︰「我躺下睡覺,我醒著,耶和華都保佑我。」他說明自己怎樣照常生活,不被懼怕所影響。他就像在說︰「我不是躺下輾轉難眠,我乃是好好安睡,而在充滿思慮和恐懼的人身上,通常也不會有這樣的安睡發生。」但讓我們特別注意,大衛有著對自身安全這樣的信心,是基於上帝的保護,而不是出於自己的愚昧無知。
有些惡人也有方法很快安睡,就是想像自己已經與死亡立了約。但大衛不是這樣。他能夠安穩,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只是單單因為他被上帝的能力所承托,並且以祂的幫助來保護自己。
在第六節,他將這個信心推廣到一個無法測度的廣大層面,是每個敬虔的人都在經歷神的保護裏有部份的明白和了解的。神有無限的能力,因此即使全世界都與我們作對,神的能力也足夠勝過,並且有餘。並且,除非我們將這至高的尊榮歸給上帝,否則我們的勇敢是必然失效的。所以,讓我們學習在危險時,不要以人的方法來量度上帝供給的幫助,反之,我們可以輕視一切臨到我們的凶險處境,因為一切試著與神對抗的行動,都是毫無作用的。
葡萄樹的枝子
按照原文的用法,「我躺下睡覺」這句所用的過去式,有時是用在將來的時候,即「我將會躺下睡覺」。如果我們仍然用過去式去理解,大衛的表達是很強烈而且很好的,就是他過去曾在多次將死的危難之中安然入睡,就像他已經勝過一切的危險一樣。我們可以肯定,他曾被憂慮無情地淹沒,但這一切橫蠻的攻擊最後也被信心所化解了,使他無論是如何被攪擾,仍能在主裏安息。所以,敬虔的人不會永遠無法勝過他們的恐懼,而不敬虔的人,因為他們不依靠上帝,就算他們只是面對些微的危險,也會被憂傷擊倒。
有人認為這句有一個時態的轉換,因此,認為應將動詞轉為未來式,變成︰「我將躺下睡覺,並會醒來」,因為緊接著就是未來式的「主將會保護我」。但因為在最後一句,是表達連續不斷的動作,因此我認為不需要因此將前句的時態也更改過來。
我們仍然應當知道,對自己的安全能充滿信心,並不是單在受患難時才出現的。或最起碼,不是單限制在患難的時候的。因為,在我看來,大衛是提到自己在信心和禱告之中怎樣得著好處,而這不動搖的平安是在恆常規律性的禱告之中建立起來的。這方面,大衛是以例子來表達︰「我躺下睡覺,我醒著,耶和華都保佑我。」他說明自己怎樣照常生活,不被懼怕所影響。他就像在說︰「我不是躺下輾轉難眠,我乃是好好安睡,而在充滿思慮和恐懼的人身上,通常也不會有這樣的安睡發生。」但讓我們特別注意,大衛有著對自身安全這樣的信心,是基於上帝的保護,而不是出於自己的愚昧無知。
有些惡人也有方法很快安睡,就是想像自己已經與死亡立了約。但大衛不是這樣。他能夠安穩,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只是單單因為他被上帝的能力所承托,並且以祂的幫助來保護自己。
在第六節,他將這個信心推廣到一個無法測度的廣大層面,是每個敬虔的人都在經歷神的保護裏有部份的明白和了解的。神有無限的能力,因此即使全世界都與我們作對,神的能力也足夠勝過,並且有餘。並且,除非我們將這至高的尊榮歸給上帝,否則我們的勇敢是必然失效的。所以,讓我們學習在危險時,不要以人的方法來量度上帝供給的幫助,反之,我們可以輕視一切臨到我們的凶險處境,因為一切試著與神對抗的行動,都是毫無作用的。
葡萄樹的枝子
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
詩篇 3:4 加爾文註譯中文翻譯
『我用我的聲音求告耶和華,他就從他的聖山上應允我。(細拉)』
「我用我的聲音求告耶和華」
在這裏,他告訴我們,他沒有被患難擊倒,也沒有被不敬虔的嘲笑打敗,使他不能向神禱告。在最大的憂傷之時,仍然以信心向神祈求,就是他信心的明證。如果我們對神仍然存有一點點信心,就不應憂鬱地咬著自己嚼環的同時,卻將痛苦呻吟的聲音吞進肚子裏不對神傾訴。
「我用我的聲音」這句裏面也沒有多餘字句。大衛提到「我的聲音」,是更好地表達出,無論惡人對他如何怒氣填胸,他也不會因此閉口,他要開口,大聲而堅定地提到自己的神!在急難痛苦和巨大試探之中,這樣做是不容易的。他提到要用他自己的聲音,是為了表明要與外間混亂的喊叫所抗衡。這些混亂的喊叫,或許是怪責自己,或者是咒詛上帝,或簡單來說,就是以一個充滿鬱結的混亂心情將過盛的情緒即時宣洩。
但對我來說,大衛的意思是,在敵人為要消滅他信心而講的褻瀆話語中間,他不要靜默,反而要更提起聲線來呼求上帝,就是那位在那些惡人心裏假想已成為大衛的仇敵的上帝。他說,他的呼叫不是虛空無效的,以鼓勵所有敬虔的人常常如此。
「他的聖山」
「祂的聖山」或作「祂的聖潔的山」,不應像部份人那樣理解為「天上」。的確,在聖經其他地方,會將「天上」稱為神的聖殿,但大衛在這裏明顯是指到神的約櫃,當時約櫃正在錫安山上。
「從聖山上應允我」,所指的就是雖然他已經逃到壙野,但神仍然是從那裏垂聽他的禱告。
聖經裏的確提到(撒下 15:24 - 25),當亞比亞他把約櫃抬來,大衛並不容許。「王對撒督
說:你將 神的約櫃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他的
居所。」這是何等大的信心!他知道神揀選錫安作為安放約櫃的地方,但儘管面對這個處境,他情願失去一個上帝同在的具體象徵(對大衛來說,這就有如失去自己的內臟那樣痛苦),也不願意做出任何違背上帝心意的行動。
現在,他所誇耀的是,即使他被趕離不能看見約櫃,但這並不是說他與約櫃無關,因為神就在他的身邊垂聽他的禱告!因此,他以「聖山上」來表達他找到了適當的途徑。他沒有看得見的象徵在身旁,因為在這一刻,看得見的象徵是不合宜的;他也沒有對某個特定地方有所迷信,以人的想法來理解上帝的榮耀。
所以,他沒有徒然地排列一些字詞然後消失在空氣之中,就像不信的人常常那樣,而且他們禱告會帶著懷疑,又不知道應向哪個地方作出禱告。大衛將自己轉向會幕,在那裏,神曾應許會恩待他的僕人。因此,他帶著信心禱告,而這信心是真會成就的。
在我們這時候,因為舊日在律法裏隱藏著的影子已在基督裏實現了,所以我們有一個更簡單直接到神面前的方法,若是我們不是明知故犯地偏離正路的話。
葡萄樹的枝子
「我用我的聲音求告耶和華」
在這裏,他告訴我們,他沒有被患難擊倒,也沒有被不敬虔的嘲笑打敗,使他不能向神禱告。在最大的憂傷之時,仍然以信心向神祈求,就是他信心的明證。如果我們對神仍然存有一點點信心,就不應憂鬱地咬著自己嚼環的同時,卻將痛苦呻吟的聲音吞進肚子裏不對神傾訴。
「我用我的聲音」這句裏面也沒有多餘字句。大衛提到「我的聲音」,是更好地表達出,無論惡人對他如何怒氣填胸,他也不會因此閉口,他要開口,大聲而堅定地提到自己的神!在急難痛苦和巨大試探之中,這樣做是不容易的。他提到要用他自己的聲音,是為了表明要與外間混亂的喊叫所抗衡。這些混亂的喊叫,或許是怪責自己,或者是咒詛上帝,或簡單來說,就是以一個充滿鬱結的混亂心情將過盛的情緒即時宣洩。
但對我來說,大衛的意思是,在敵人為要消滅他信心而講的褻瀆話語中間,他不要靜默,反而要更提起聲線來呼求上帝,就是那位在那些惡人心裏假想已成為大衛的仇敵的上帝。他說,他的呼叫不是虛空無效的,以鼓勵所有敬虔的人常常如此。
「他的聖山」
「祂的聖山」或作「祂的聖潔的山」,不應像部份人那樣理解為「天上」。的確,在聖經其他地方,會將「天上」稱為神的聖殿,但大衛在這裏明顯是指到神的約櫃,當時約櫃正在錫安山上。
「從聖山上應允我」,所指的就是雖然他已經逃到壙野,但神仍然是從那裏垂聽他的禱告。
聖經裏的確提到(撒下 15:24 - 25),當亞比亞他把約櫃抬來,大衛並不容許。「王對撒督
說:你將 神的約櫃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他的
居所。」這是何等大的信心!他知道神揀選錫安作為安放約櫃的地方,但儘管面對這個處境,他情願失去一個上帝同在的具體象徵(對大衛來說,這就有如失去自己的內臟那樣痛苦),也不願意做出任何違背上帝心意的行動。
現在,他所誇耀的是,即使他被趕離不能看見約櫃,但這並不是說他與約櫃無關,因為神就在他的身邊垂聽他的禱告!因此,他以「聖山上」來表達他找到了適當的途徑。他沒有看得見的象徵在身旁,因為在這一刻,看得見的象徵是不合宜的;他也沒有對某個特定地方有所迷信,以人的想法來理解上帝的榮耀。
所以,他沒有徒然地排列一些字詞然後消失在空氣之中,就像不信的人常常那樣,而且他們禱告會帶著懷疑,又不知道應向哪個地方作出禱告。大衛將自己轉向會幕,在那裏,神曾應許會恩待他的僕人。因此,他帶著信心禱告,而這信心是真會成就的。
在我們這時候,因為舊日在律法裏隱藏著的影子已在基督裏實現了,所以我們有一個更簡單直接到神面前的方法,若是我們不是明知故犯地偏離正路的話。
葡萄樹的枝子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詩篇 3:3 加爾文註譯中文翻譯
『但你耶和華是我四圍的盾牌,是我的榮耀,又是叫我抬起頭來的。」
「但」字的原文是與「並且」的原文相同。和合本的翻譯是正確的。因為這節的語調裏,大衛是充滿信心,與仇敵的嘲笑取弄形成很大對比。大衛又說,不論他們說什麼,他都只會單單依靠神的說話。看來他心裏得到了被解救的盼望,因為我們看見大衛沒有再提到他面對的苦難是神在施行審判,但我們看見的,是他依靠神的幫助、勇敢地面對他的仇敵,就是那些繼續行惡來發動叛變的人。大衛清楚看到,他們是要推翻一個真正合法的君王。
簡單來說,當承認了他從前的罪以後,他只是以現在的單一事件來思想。所以,大衛正是以上帝僕人的身份來應付惡人對他的傷害。人為自己的罪惡表示哀痛以後,應該謙卑地將自己放在神的憐憫之下。他們不應再追念舊日所犯的罪,而應該定睛注視現今使他們痛苦的直接原因,使他們可以在面對奸惡的對待時,能夠毫無懷疑地依靠神的幫助。
特別是當他們被惡意對待時,神的真理正被抵擋,就更應因此大大得到鼓勵,因為知道神肯定會使自己的應許成就。祂肯定不會容讓惡人的計謀成就。否則,大衛就會像是明明知道因自己犯罪而失去上帝的認可和幫助時,仍然故意毫無根據地說神會來幫助他。但他實在知道自己沒有從神的悅納裏被完全割離,也確實知道神沒有收回讓他作王的選召,因此,他能盼望從現今的試煉中得著解救。
當他先以神與盾牌作比較,他表示自己是被神的力量所保護。因此,他也得出結論︰神是他的榮耀,因為神會保存和保護神所賜給他作為君王的尊榮。正因如此,他能剛強壯膽,使他能昂首挺胸地前行。
葡萄樹的枝子
「但」字的原文是與「並且」的原文相同。和合本的翻譯是正確的。因為這節的語調裏,大衛是充滿信心,與仇敵的嘲笑取弄形成很大對比。大衛又說,不論他們說什麼,他都只會單單依靠神的說話。看來他心裏得到了被解救的盼望,因為我們看見大衛沒有再提到他面對的苦難是神在施行審判,但我們看見的,是他依靠神的幫助、勇敢地面對他的仇敵,就是那些繼續行惡來發動叛變的人。大衛清楚看到,他們是要推翻一個真正合法的君王。
簡單來說,當承認了他從前的罪以後,他只是以現在的單一事件來思想。所以,大衛正是以上帝僕人的身份來應付惡人對他的傷害。人為自己的罪惡表示哀痛以後,應該謙卑地將自己放在神的憐憫之下。他們不應再追念舊日所犯的罪,而應該定睛注視現今使他們痛苦的直接原因,使他們可以在面對奸惡的對待時,能夠毫無懷疑地依靠神的幫助。
特別是當他們被惡意對待時,神的真理正被抵擋,就更應因此大大得到鼓勵,因為知道神肯定會使自己的應許成就。祂肯定不會容讓惡人的計謀成就。否則,大衛就會像是明明知道因自己犯罪而失去上帝的認可和幫助時,仍然故意毫無根據地說神會來幫助他。但他實在知道自己沒有從神的悅納裏被完全割離,也確實知道神沒有收回讓他作王的選召,因此,他能盼望從現今的試煉中得著解救。
當他先以神與盾牌作比較,他表示自己是被神的力量所保護。因此,他也得出結論︰神是他的榮耀,因為神會保存和保護神所賜給他作為君王的尊榮。正因如此,他能剛強壯膽,使他能昂首挺胸地前行。
葡萄樹的枝子
2014年11月28日星期五
詩篇 3:2 加爾文註譯中文翻譯
『有許多人議論我說:他得不著 神的幫助。(細拉)』
『(ESV)many are saying of my soul, there is no salvation for him in God. — Selah 』
「有許多人議論我」的原文翻譯中,有好些未能表達真正的意思。原文字面上的確可以是指單單議論他。但大衛更要表達的是,他的心被敵人的嘲笑所刺透。原文裏「我」(或作「靈魂」)的意思,在我看來,是特別指到心裏的情感功能而言。
這個用法,我們可以對照詩篇 35:3 —「對我的靈魂說:我是拯救你的」。大衛是以自己為一個例子,說明即使全世界異口同聲地要使我們絕望,與其聆聽他們的聲音,倒不如單單聆聽神自己,並常常珍惜祂所應許給我們救恩的盼望。當惡人竭力打倒我們的心,我們要以禱告來保護它!
有關「細拉」的真正意思,解經家持有不同意見。有些人認為這是表達肯定,與「阿們」或「真的」是同一意思。有些理解為「直到永遠」。但「細拉」一詞的原文,是從「提起」而來的。因此我們傾向認為「細拉」是表達提起聲線來與歌唱相調和。同時,我們要觀察到,音樂是與情感息息相關的。「細拉」的使用,是為了與音樂的主題一致。就像在這裏,大衛在談到他的敵人如何取笑羞辱他,要奪去他的盼望,就好像神自己的保護是全無價值,甚至定意要以此得罪上帝;大衛的心被傷透了,因此,就用「細拉」來表達。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大衛引入一個得著信心的新理由,使他堅信能夠安然渡過時,他也就再用了「細拉」。
葡萄樹的枝子
『(ESV)many are saying of my soul, there is no salvation for him in God. — Selah 』
「有許多人議論我」的原文翻譯中,有好些未能表達真正的意思。原文字面上的確可以是指單單議論他。但大衛更要表達的是,他的心被敵人的嘲笑所刺透。原文裏「我」(或作「靈魂」)的意思,在我看來,是特別指到心裏的情感功能而言。
這個用法,我們可以對照詩篇 35:3 —「對我的靈魂說:我是拯救你的」。大衛是以自己為一個例子,說明即使全世界異口同聲地要使我們絕望,與其聆聽他們的聲音,倒不如單單聆聽神自己,並常常珍惜祂所應許給我們救恩的盼望。當惡人竭力打倒我們的心,我們要以禱告來保護它!
有關「細拉」的真正意思,解經家持有不同意見。有些人認為這是表達肯定,與「阿們」或「真的」是同一意思。有些理解為「直到永遠」。但「細拉」一詞的原文,是從「提起」而來的。因此我們傾向認為「細拉」是表達提起聲線來與歌唱相調和。同時,我們要觀察到,音樂是與情感息息相關的。「細拉」的使用,是為了與音樂的主題一致。就像在這裏,大衛在談到他的敵人如何取笑羞辱他,要奪去他的盼望,就好像神自己的保護是全無價值,甚至定意要以此得罪上帝;大衛的心被傷透了,因此,就用「細拉」來表達。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大衛引入一個得著信心的新理由,使他堅信能夠安然渡過時,他也就再用了「細拉」。
葡萄樹的枝子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同伴
同伴(或同行者):家人、朋友、弟兄姊妹是……
同伴,不是為了認同自己而存在的。只一味認同自己的,不是同伴,而是愛說虛空、謊言的奉承者。
同伴是:
當我(或我們)在犯錯時,他會提醒;
當我預備作惡時,他會阻止;
當我行在正確之事上,被眾人誤解並攻擊時,他能明白、理解,並且願意默默的作陪同、安慰與支持。
在真理的立場上,我們共同信守,並絕不因個人的驕傲或膽怯而妥協。在相對的事情上,若有不同的意見,則共同努力協調,彼此以謙卑、柔和的心來討論,為的是要能夠一同順服真理,達致榮耀上帝,造就人。
同伴,是重要的朋友,是不可分割的肢體,更是在真理的基礎上共同進退的家人。所以,並非在一起行動的才是同伴,相反,同伴是即使身處的位置不一,心意卻仍然是相通的。因為,『同伴乃是在真理裡面有着合一的心』。
小農夫
同伴,不是為了認同自己而存在的。只一味認同自己的,不是同伴,而是愛說虛空、謊言的奉承者。
同伴是:
當我(或我們)在犯錯時,他會提醒;
當我預備作惡時,他會阻止;
當我行在正確之事上,被眾人誤解並攻擊時,他能明白、理解,並且願意默默的作陪同、安慰與支持。
在真理的立場上,我們共同信守,並絕不因個人的驕傲或膽怯而妥協。在相對的事情上,若有不同的意見,則共同努力協調,彼此以謙卑、柔和的心來討論,為的是要能夠一同順服真理,達致榮耀上帝,造就人。
同伴,是重要的朋友,是不可分割的肢體,更是在真理的基礎上共同進退的家人。所以,並非在一起行動的才是同伴,相反,同伴是即使身處的位置不一,心意卻仍然是相通的。因為,『同伴乃是在真理裡面有着合一的心』。
小農夫
2014年11月22日星期六
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詩篇 3:1 加爾文註譯中文翻譯
詩篇第三篇 導言
大衛即使被趕離自己的國家,而且在所有屬世的角度來看是完全沒有希望,仍然沒有停下不呼求上帝,且以祂的應許來堅固自己以對抗最大的恐懼,面對敵人的嘲笑和言語的踐踏,和到最後的,就是死亡。在這篇詩篇的結尾,他以最快樂的事情來祝賀自己並全教會。當大衛面對自己的家人設陰謀來對待他時,他是何等的痛苦。面對自己兒子的背叛,是我們每一個以常理來推斷都知道這是不容易承受。
再者,當大衛清楚知道這個災難是因為他自己與別人的妻子行淫與殺害無辜的人,而上帝因此懲罰他時,他可能因此墮入絕離之中,被悲痛所勝過。若不是他被神的應許所激勵,可能他根本不會有任何生存下去的指望。從他沒有直接間接地提到他的兒子,我們可以因此推斷,只有他一部份的禱告被包括在這篇詩篇當中。因為若上帝明明地因他的姦淫和陷害烏利亞而懲罰他,我們可以想像,他的心思意念是受到何等強烈和可怕的折磨。
當他在神面前謙卑自己,他能勇敢起來。並且當他清楚知道已經得到神的赦免,他知道神是在他這邊,也知道他會常作此國的君王,並保護這個國家。但他提到他的兒子並整個巨大陰謀中所涉及的人,因為他知道他們是帶著惡意地起來對抗神的旨意。
類似地,神有時會用惡人來責備我們,使我們反思背後的原因。更清楚地說,是神可能會使我們承受一些本來不該承受的痛苦,使得我們因此反省自己,讓我們有機會悔改過來。但若我們的敵人,在他們逼迫我們,是與神為敵,不是與我們為敵。因此,就容讓我們對他們惡行的思想直接跳到神是我們的保護者,我們極之安全。神的恩典,就是祂對我們所應許的,正是這些惡人所藐視和踐踏於腳下的。
大衛即使被趕離自己的國家,而且在所有屬世的角度來看是完全沒有希望,仍然沒有停下不呼求上帝,且以祂的應許來堅固自己以對抗最大的恐懼,面對敵人的嘲笑和言語的踐踏,和到最後的,就是死亡。在這篇詩篇的結尾,他以最快樂的事情來祝賀自己並全教會。當大衛面對自己的家人設陰謀來對待他時,他是何等的痛苦。面對自己兒子的背叛,是我們每一個以常理來推斷都知道這是不容易承受。
再者,當大衛清楚知道這個災難是因為他自己與別人的妻子行淫與殺害無辜的人,而上帝因此懲罰他時,他可能因此墮入絕離之中,被悲痛所勝過。若不是他被神的應許所激勵,可能他根本不會有任何生存下去的指望。從他沒有直接間接地提到他的兒子,我們可以因此推斷,只有他一部份的禱告被包括在這篇詩篇當中。因為若上帝明明地因他的姦淫和陷害烏利亞而懲罰他,我們可以想像,他的心思意念是受到何等強烈和可怕的折磨。
當他在神面前謙卑自己,他能勇敢起來。並且當他清楚知道已經得到神的赦免,他知道神是在他這邊,也知道他會常作此國的君王,並保護這個國家。但他提到他的兒子並整個巨大陰謀中所涉及的人,因為他知道他們是帶著惡意地起來對抗神的旨意。
類似地,神有時會用惡人來責備我們,使我們反思背後的原因。更清楚地說,是神可能會使我們承受一些本來不該承受的痛苦,使得我們因此反省自己,讓我們有機會悔改過來。但若我們的敵人,在他們逼迫我們,是與神為敵,不是與我們為敵。因此,就容讓我們對他們惡行的思想直接跳到神是我們的保護者,我們極之安全。神的恩典,就是祂對我們所應許的,正是這些惡人所藐視和踐踏於腳下的。
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
REM 神學課程:《末世論》
講題:REM 神學課程:《末世論》
講師:李健安 博士 Dr. Lee Ken Ang
日期: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至21日 (星期五) 晚上7:00 - 9:30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下午2:00 - 5:00 及 晚上6:00 - 8:00
地點:
榮恩浸信教會福音堂
(九龍觀塘巧明街 109 號榮昌大廈 5 樓 B-C)
語言:國語主講.粵語傳譯(作業及考試接受中文或英文作答)
費用:自由奉獻,請電話預約登記。
報名辦法:
請於辦公時間致電 2357 0472 報名。
(名額100個,額滿即止)
課程簡介:
本課程將論述基督徒與死亡的課題;論述的範圍包括:死的內涵、死與罪/與福音的關系;居間狀態之神學與基督徒死後往哪裏去的問題。
另一個課程的範圍乃是論述基督再來的課題。這方面將論述四個不同的末世觀及啓示錄廿章1-6節論到千禧年等解經問題。
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
詩篇 2:4 - 6 加爾文註譯中文翻譯
『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 ─ 我的聖山上了。』
大衛講完敵人的喧鬧騷動、計謀驕傲、作戰準備、資源力量和努力後,唯將神的能力與它們對立,並總結道,神的能力會興起來,勝過嘗試違背祂旨意的力量。
先前大衛稱那些敵人為「世上的君王」,是要表達他們力量微弱,面臨衰毀。而今,他用 - 崇高的描述 -「那坐在天上的」,以讚美神的能力。換言之,無論人怎樣攻擊,神的能力都絲毫無損。
任他們盡力自我抬舉,都永遠無法達到天庭。不錯,當他們想要混淆天與地之時,他們正像蚱蜢,天上的主仍不受干擾,只從高處看著他們癲狂地掙扎。
大衛說神發笑,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要教導我們知道,神不以惡人的叛亂為嚴峻艱巨的問題,需要大軍隊來鎮壓。反之,神隨時可按自己的心意,毫不費力地應付。
第二,大衛要我們明白,當神允許一些勢力騷擾祂兒子的統治時,神並不是因為無暇處理,無法支援,或不顧祂兒子的尊榮,故不干預其中;神乃是故意延遲至合適時候才發怒,那時,所有人會公開嗤笑敵人從前的瘋狂烈怒。
因此,我們放心相信神吧。神若不馬上伸手對付不敬虔的人,即如今是祂發笑的時間。我們縱會哭泣,還讓我們思想神並非在縱容祂的敵人,祂不是懶惰,也不是軟弱,而是在無聲地蔑視他們的侮慢。
大衛用副詞「那時」(譯者按:原文為副詞)指出審判的合適時刻,彷彿說,主似乎不理會抵擋祂兒子者的不當行為,人也如此假定,但若干時間後,主會突然改變行徑,顯出 he retards nothing with greater abhorrence than such presumption.
再者,大衛描寫神說話,大衛不是要指教敵人,而是要宣判他們為癲狂的。在此,「說」正是指神忿怒的彰顯,是不敬虔的人一直不當回事的,直到他們感受到其威力的一天。
大衛的敵人認為這位來自簡陋牧羊人小床的人物(編者按:大衛)是專橫地取得統治權的,他們自認能輕而易舉地消滅他。
他們看撒母耳的預言和膏立是荒謬的偽稱。
可是,當神最終推翻他們並把大衛立在王位上時,祂不用言語,而是親手以行動顯明祂就是大衛王國的建立者。
從這裡開始,詩人以行動來描述說話,即是主一言不發地彰顯祂的旨意。
同樣地,每當神守護祂兒子的國時,祂都向不敬虔的人發怒,以為象徵,雖一言不發,事實上卻已經把自己說明得清清楚楚。
接著,大衛奉神的名說話,更清楚顯示敵人的罪,他們恨惡神立的王,含著這份恨意,邪惡地抵擋神。
概要就是,惡人現在可以任意行其惡道,但始終他們會感受到何謂與上天爭戰。
代名詞「我」是有力的。神用「我」來表示祂崇高過於世上的人,萬民匯合都不能遮蔽祂一點榮耀。
因此,雖然人的力量會令人生畏,但是我們要記住,神的能力更是超越太多了。
這些話把神永恆不變的旨意擺在我們眼前,這旨意會成功保護祂兒子的國度到最後;神是這國度的建立者。這事實在困難重重的世界中支撐我們的信仰。
無論人用何計對付神兒子的國,願我們都安心,因為他們決不能廢除神的膏立。
詩詞明確提到「錫安」山,不是由於大衛在那裏首先受膏,而是因為最終在神定的時候,預言會在那裏彰顯為真實,也在那裏透過神莊嚴的立聖禮得成全。
然而,大衛的話遙指神的應許,也帶自己和其他人一同注意那應許之時,同時也在表達大衛的統治權是聖潔的,連於神的聖殿,彼此不能分割。
基督的國則更是如此。我們知道,基督的國既屬靈又連於祭師職分,這就是敬拜神最重要的部分。
Joyce
大衛講完敵人的喧鬧騷動、計謀驕傲、作戰準備、資源力量和努力後,唯將神的能力與它們對立,並總結道,神的能力會興起來,勝過嘗試違背祂旨意的力量。
先前大衛稱那些敵人為「世上的君王」,是要表達他們力量微弱,面臨衰毀。而今,他用 - 崇高的描述 -「那坐在天上的」,以讚美神的能力。換言之,無論人怎樣攻擊,神的能力都絲毫無損。
任他們盡力自我抬舉,都永遠無法達到天庭。不錯,當他們想要混淆天與地之時,他們正像蚱蜢,天上的主仍不受干擾,只從高處看著他們癲狂地掙扎。
大衛說神發笑,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要教導我們知道,神不以惡人的叛亂為嚴峻艱巨的問題,需要大軍隊來鎮壓。反之,神隨時可按自己的心意,毫不費力地應付。
第二,大衛要我們明白,當神允許一些勢力騷擾祂兒子的統治時,神並不是因為無暇處理,無法支援,或不顧祂兒子的尊榮,故不干預其中;神乃是故意延遲至合適時候才發怒,那時,所有人會公開嗤笑敵人從前的瘋狂烈怒。
因此,我們放心相信神吧。神若不馬上伸手對付不敬虔的人,即如今是祂發笑的時間。我們縱會哭泣,還讓我們思想神並非在縱容祂的敵人,祂不是懶惰,也不是軟弱,而是在無聲地蔑視他們的侮慢。
大衛用副詞「那時」(譯者按:原文為副詞)指出審判的合適時刻,彷彿說,主似乎不理會抵擋祂兒子者的不當行為,人也如此假定,但若干時間後,主會突然改變行徑,顯出 he retards nothing with greater abhorrence than such presumption.
再者,大衛描寫神說話,大衛不是要指教敵人,而是要宣判他們為癲狂的。在此,「說」正是指神忿怒的彰顯,是不敬虔的人一直不當回事的,直到他們感受到其威力的一天。
大衛的敵人認為這位來自簡陋牧羊人小床的人物(編者按:大衛)是專橫地取得統治權的,他們自認能輕而易舉地消滅他。
他們看撒母耳的預言和膏立是荒謬的偽稱。
可是,當神最終推翻他們並把大衛立在王位上時,祂不用言語,而是親手以行動顯明祂就是大衛王國的建立者。
從這裡開始,詩人以行動來描述說話,即是主一言不發地彰顯祂的旨意。
同樣地,每當神守護祂兒子的國時,祂都向不敬虔的人發怒,以為象徵,雖一言不發,事實上卻已經把自己說明得清清楚楚。
接著,大衛奉神的名說話,更清楚顯示敵人的罪,他們恨惡神立的王,含著這份恨意,邪惡地抵擋神。
概要就是,惡人現在可以任意行其惡道,但始終他們會感受到何謂與上天爭戰。
代名詞「我」是有力的。神用「我」來表示祂崇高過於世上的人,萬民匯合都不能遮蔽祂一點榮耀。
因此,雖然人的力量會令人生畏,但是我們要記住,神的能力更是超越太多了。
這些話把神永恆不變的旨意擺在我們眼前,這旨意會成功保護祂兒子的國度到最後;神是這國度的建立者。這事實在困難重重的世界中支撐我們的信仰。
無論人用何計對付神兒子的國,願我們都安心,因為他們決不能廢除神的膏立。
詩詞明確提到「錫安」山,不是由於大衛在那裏首先受膏,而是因為最終在神定的時候,預言會在那裏彰顯為真實,也在那裏透過神莊嚴的立聖禮得成全。
然而,大衛的話遙指神的應許,也帶自己和其他人一同注意那應許之時,同時也在表達大衛的統治權是聖潔的,連於神的聖殿,彼此不能分割。
基督的國則更是如此。我們知道,基督的國既屬靈又連於祭師職分,這就是敬拜神最重要的部分。
Joyce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