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教會世俗化(事奉與詩歌)


若有留意近代教會的發展趨勢,必不難發現教會正在世俗化,以屬世的方式取代原有聖經的教導,更會以錯誤的觀念解讀聖經。帶領者的觀念錯誤,跟隨者便同樣的學習到錯誤。

上帝什麼時候教導我們要跟隨世界的行事方式來處理教會的事情?哪裡告訴我們作基督徒要效法屬世的方式?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章二節)」

以屬世的方式也算是事奉上帝嗎?
只要人的妥協便是在事奉上帝了?
只要教會的認同就是上帝的悅納?
快速的看到果效便是上帝的祝福?
流行曲多人喜歡便可作敬拜詩歌?
演講只有許多人的接受便是真理?

什麼時候上帝告訴我們屬天的要屬地的幫助?
什麼時候上帝告訴我們人的妥協能代表上帝?
什麼時候上帝告訴我們寫着教會就是真教會?
什麼時候上帝告訴我們果效不可以魔鬼給的?
什麼時候上帝告訴我們祂的要求規矩下降了?
什麼時候上帝告訴我們真理是會隨人數改變?




以屬世的方式也算是事奉上帝嗎?

「凡不是按上帝的心意、聖經的總原則行事的,均不能稱為事奉上帝,只能稱為順從人的意願。」

我們的上帝是有原則的上帝,不是無論怎樣都無所謂的上帝,因為這位獨一的上帝是位忌邪的上帝。既然知道上帝是有原則的,那我們的事奉是可以隨便的嗎?當然不可,我們要知道真正的事奉亦必需要有原則,而這些原則並不在聖經以外。



一)聖潔的事奉

我們的上帝是聖潔和公義的上帝,假若我們過着骯髒的生活,然後參與事奉的工作,那些工作必不蒙上帝悅納。上帝要我們作無可指摘的人,要我們由全然敗壞被改陶造至聖潔公義,在祂的性情上有份,這樣才能參與聖工,事奉祂。

什麼是聖潔?許多人會以為只要不碰色情刊物、不煙、不酒、不毒、不找妓女就是聖潔了,這是正確的嗎?當然不是,因為人的敗壞不單在行為,也在思想中。主耶穌在登山時教訓眾人的話中我們還記得嗎?「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馬太福音五章二十八節)」即使沒有行動,只是思想已經是犯了罪。

所以,假若我們只除去肉身的污穢,而忽略了思想、心靈的污穢,那我們的聖潔態度只是表面的,事奉、得救也只是表面的。

聖經哪裡告訴我們只要加入了地區教會成為了會員,然後只要待了有一段日子,做一些例行儀式,上了一些課程,再加上牧者或傳道人的許可,那人便可以事奉上帝、那個事奉便是真的在事奉上帝了?

不論誰人的話均不能與祂的話作相提並論,唯有祂的話才能有此能力,因為祂的話是道,道就是上帝。(約翰福音一章一節)



二)公義的事奉

有誰人不懂得對他人說教訓?
但為什麼有些人說的時候,我們聽上去很無力?
有些人說的時候,我們卻感到很有威嚴、很有能力?

這就是公義的問題。

什麼是公義?
公義就是在平等的條件下作一致的方式對待,因為我們的上帝性情亦如此,祂並不偏待人(歷代志下十九章七節;使徒行傳十章三十四節;羅馬書二章十一節;以弗所書六章九節;哥羅西書三章二十五節;彼得前書一章十七節)。

一個公義的人絕不會待已待人作雙重標準,若對自己的時候說上帝是愛,祂總是容忍和赦免我們的罪,而對待別人時則以上帝的義來審判他人,這樣的人不是真的公義,是假公的義人。

為什麼外界許多還未信主的人對基督教如此反感,越來越難去叫他們信主?

當講台上的講員理直氣壯的講聖經中的道,同時背後被人揭發牧師侵犯小孩、詐騙會眾或教會的金錢,說的是一套,做的卻又是另一套,這樣能令人置信嗎?身為基督徒就是為了作主的見證人,但其身不正,又如何能作見證?

在聖經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施洗約翰,雖然他傳道的日子僅約一年,講的說話最令人記得的是只有一句,「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是為什麼?
因為他持守聖潔同時又以公義作傳道,作主耶穌的先鋒。

假若我們自己做不到的,卻強行要求別人去做,換轉接收訊息的對象是你,你還會聽講的那位而行嗎?在事奉中我們若不以公義來作原則,便無法真實的事奉上帝。

「就可以終身在他面前,坦然無懼的用聖潔、公義事奉他。(路加福音一章七十五節)」



三)愛的事奉

若我們擁有許多事奉的能力、恩賜,卻沒有愛,那有什麼意義?(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四章八節、十六節),沒有上帝的同在我們又如何作上帝的工作?
有誰人比上帝更適合作上帝的工?
又有誰能作上帝的工作?
唯有上帝自己才能作上帝的工作。

若我們只懂得公義、教訓,卻沒有愛,那是不合乎理的,因為上帝的慈愛與公義是不能分開的。

怎樣以愛來事奉?
當一個傳道或牧者講教訓時,到底是用何種心態?
是因為我們看不順眼所以教訓他嗎?
還是為着對方所行的惡事痛哭流淚,為了對方的靈魂得救、免得掉入深淵而大發熱心教訓?

從唐崇榮牧師的講座中提及過一句說話:「先知的責備裡面是充滿了眼淚。」愛子女的父母,當教訓自己的孩子,打他們的時候,難道他們的心不傷、不痛嗎?被打的人承受了在肉體上的痛,可是打的那位(父母)卻要承受比肉體更痛百倍的心靈痛楚。

在先知的責備之先,他們先流着眼淚為那些信徒禱告,然後才說教訓。一個人若沒有愛,上帝就不在他的心裡,沒有祂的同在,那這人是憑着什麼權柄去說教訓呢?若沒有上帝的同在,我們沒有教訓的權柄,便只是在數說着對別人的不滿,那只能稱為論斷。「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雅各書四章十二節)」

公義和慈愛是不能分隔開的,耶穌是聖經人物中講最多教訓的那位,但是我們還記得祂在十架上顯出最偉大的愛的一句話嗎?「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三十四節)」

當我們公義的主被不義的人釘上十架,還為他們祈求父的赦免,這是以愛應付沒有愛的人。



四)捨己的事奉

愛是要有捨己的覺悟。「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二十章二十八節)」而耶穌基督捨己的層次更是把性命捨去,為我們這些不配得的罪人捨去自己的性命,這就是愛。

我們的事奉上有什麼是真正的捨棄?
我們以為的放棄,就是放棄了嗎?
放棄一樣夠嗎?再放棄兩、三樣,很夠了吧?

若只要我們自己隨便選一些來捨棄,然後便稱為跟隨主,那彼得放棄的時候,是否只要扔掉兩、三條魚,然後繼續拿餘下一大堆的魚來跟隨主、事奉主便是更好?而且留下的魚還可以吃,不怕糧食不足呀,不是嗎?

什麼時候主要我們的施捨?要我們的幫助了?我們的跟隨,是要配搭捨己,而這個捨己不是指捨棄自己的一部份(當然這也不是指物質上的全部),而是要有「為了主可以捨棄自己任何事或物的心,甚至連性命亦可以獻上」,這才算是捨己。

怎樣的人才可跟隨主、作祂的門徒?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十四章二十六節)」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十四章二十七節)」

「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十四章三十三節)」

這樣我們可以知道,要作祂的門徒若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同樣,要事奉上帝,若不付代價,亦是不可能的。



五)謙卑的事奉

當我們有機會任職某崗位時,許多人今天仍會很客套的說「我不配做這樣的工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也是這樣去說的嗎?說這句話的人又是否真正的謙卑了?

說這句話的大致上是兩種情況,第一是想推辭相關職務,所以便很客套的說自己不配,而不是真的感到自己不配。第二種是希望能聽到別人的一種回應,什麼回應?「不會啦,你其實很好的,我認為這職很適合你。」就是別人對他讚美的聲音。

「是你小心眼吧?別人是真的想像自己不配吧,不是嗎?」

假若是我的小心眼、多疑,那該人的神學觀更為危險了。
請問,世上有哪一位人物是「配得」事奉上帝的?
我們能事奉,不是因為我們配得。

那我們是為什麼可以事奉上帝?
因為「上帝的恩典」。

既然我們知道我們本來就不配得,那為什麼還要說「我不配做這工」?不是因為我們配才要做,而是祂憐憫我們,知道我們沒有能力去完成,便在給我們工作同時賜下了該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有許多人今天在事奉的路上是會覺得「除了我以外,別無他選」,假若該事奉沒有了自己,便無法完成,或是一定不會有其他的人比自己去做得更好,這樣驕傲的心,是不能事奉上帝的。在我們看到聖經中提及浪子的那段,最後該兒子從驕傲的心態變為謙卑,自覺不配地甘願順服,並打算以僕人的身份服侍父親,看到他說什麼嗎?「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路加福音十五章二十一節)」

最初兒子是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路加福音十五章十二節)」現在卻自覺不配的謙卑下來。

當那小兒子自覺不配時,他父親有否說:「是呀,你不配,你早該知道的!你現在才知嗎?太遲了~你話該!你既不配便快滾吧!」

是這樣嗎?

他的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路加福音十五章二十二至二十四節)

我們絕不是因為配得才得到恩典,恩典之所以叫恩典,就是因為我們本來就不配得,只因祂愛我們、憐憫我們才把恩典賜給我們。而不是因為我們能在祂面前有什麼可誇口的、配得的。

我們的事奉亦是如此,不是因為我們有配得事奉的能力,乃是因為祂先憐憫我們,給我們作事奉的機會與事奉能力,感動我們去事奉祂,這只因是上帝的恩典。



六)敬畏主、有智慧的事奉

胡亂解讀聖經的人會引用「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哥林多前書一章二十七節)」這段經文,指教會用的人不是出色的,不是強壯的,所以故意叫色弱的作色彩燈光師、聽力差的作音響員。特別是那些強調靈恩的信仰偏差性教會,雖然天天在高舉及強調聖靈,往往卻是最沒有聖靈的同在。不在乎教義,只在乎人的感受,隨便拿出經文斷章取義,欺騙一些不太懂聖經的信徒,當面對一些願意花多一點研究聖經的信徒提問時便無言以對,或是馬上抽離話題。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哥林多前書一章二十七節)」

這句真的是指叫軟弱的和愚拙的才能事奉上帝嗎?
真的就這樣解釋便正確了嗎?

當然不是!而且是錯得很離譜!

寫這句的是誰?保羅。

保羅是愚拙的嗎?當然不是,他不但不愚拙,而且很有學問。

「保羅這樣分訴,非斯都大聲說:保羅,你癲狂了吧。你的學問太大,反叫你癲狂了!(使徒行傳二十六章二十四節)」

保羅可不是那些撥弄是非、歪曲真理的演說家所指那般,上帝只能用軟弱和愚拙的人來作不適合的工作。

上帝是有智慧的,為什麼不能用智慧的人?
上帝是有能力的,為什麼不能用強壯的人?

保羅是有聖靈同在的,有智慧、有能力的,他說這句話首先是以謙卑的心態來說,並不以自己能作什麼事而誇口,所以我們能知道至少這句經文是包括了三種意思:

1)人的事奉不是以自己暫時擁有的能力作誇口,乃是以謙卑的心,明白我們的不配,不能以什麼對上帝誇口,只能盡心、盡力,並以感恩的心去事奉這獨一的上帝。

2)上帝是超過(高過)自然、超過人的理性、超過人的智慧,所以祂所行的事是可以「不按我們人的想法去行」,因為祂才是主,祂是有着主權去作安排如何走下一步,是完整的權柄,至高的權柄。所以,在我們人看似弱的,因着祂的同在時是可以得着比我們看似強的更有能力。同樣,我們人看似愚拙的,祂的同在時,是可以比我們看似有智慧的更懂得處事,並且行事更合乎祂自己的心意。人並不該以人的目光來量度上帝的事,而是要用上帝的話來幫助自己來看如何才能合乎上帝的心意。

3)因為哥林多教會存有分黨派的事情,也就是會有人高舉自己或他人的一些恩賜,令眾人無法於真理內合一,無法真正的一起事奉上帝。要大家明白到我們是在事奉上帝,目標都是同一的,要彼此相愛,別人才能認出我們是主的門徒。(約翰福音十三章三十五節)

事奉上帝是需要有智慧的,因為上帝是有智慧的上帝,我們總得獻上最好的來給祂,而不是把有缺憾的、不要的才獻上,我們的獻上,總要像亞伯那樣,才能得上帝的喜悅。(創世記四章四節、七節)

怎樣才能得智慧?聖經清楚記載並告訴了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篇一百一十一篇十節;葴言一篇七節、九篇十節、十五篇三十三節)」

若我們沒有尊主為大,沒有敬畏祂的心,那我們的事奉便只是隨便行事,沒有盡力。若我們尊主為大,視上帝為萬王之王,當一個王下令的時候,我們便知道那令是不改變的,是絕對性的,即使要我們捨命,我們也應當捨,因為那是「絕對的命令」。人若不視上帝為王,便會輕謾祂,常忽略祂的話語,並不敬畏祂,也不愛祂,亦不把祂的話藏在心裡視為最重要的說話。

當我們懂得敬畏上帝時,我們的事奉便不再是以「我為主」,而是以「上帝為主」,我們事奉不是要人看見我們,而是要人「看見上帝」。



七)真誠的事奉

最後,我們是以最真誠的心來事奉上帝。

虛假的可以事奉上帝嗎?
用魔鬼來事奉上帝可以嗎?
可以用邪術來事奉忌邪的上帝嗎?

答案都是一樣的:絕不可以!

上帝是真實的,事奉祂的人也必需配備這個要求。

既然我們是基督徒,我們是學像基督的樣式,傳的是基督,行的也是基督,怎可以用上帝恨惡的方式、不是屬基督的方式來事奉祂?上帝是真實的上帝,祂的啟示也是真實的,而祂最大的啟示就是把自己啟示給我們知道,清清楚楚的把我們需要知道的,啟示眾先知和使徒,經記載後成為現今我們所能看到這本已啟示完整的聖經。

上帝恨惡虛假,在聖經中多處記載上帝恨惡虛謊等的事情:

「當遠離虛假的事。不可殺無辜和有義的人,因我必不以惡人為義。(出埃及記二十三章七節)」

「不可指著我的名起假誓,褻瀆你神的名。我是耶和華。(利未記十九章十二節)」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申命記五章二十節)」

「他不用倚靠虛假欺哄自己,因虛假必成為他的報應。(約伯記十五章三十一節)」

「你們這上流人哪,你們將我的尊榮變為羞辱要到幾時呢?你們喜愛虛妄,尋找虛假,要到幾時呢?(詩篇四章二節)」

「作假見證的,必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終不能逃脫。(箴言十九章五節)」

「假冒為善的宰牛,好像殺人,獻羊羔,好像打折狗項,獻供物,好像獻豬血,燒乳香,好像稱頌偶像。這等人揀選自己的道路,心裡喜悅行可憎惡的事。(以賽亞書六十六章三節)」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馬太福音二十三章十五節)」

「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帖撒羅尼迦後書二章九節)」

在四福音書卷中,若以「實在」這兩個字作查詢,共出現八十二次。而若用「實實在在」這個強調真實的詞語,在約翰福音便有二十五次的出現,可見我們的上帝是信實、可靠、行在公義中的上帝,我們必需以真誠的心來事奉祂。


若我們口稱自己所作的為事奉上帝,卻又不依從祂的教導、方式來行事,還算是事奉祂嗎?事奉上帝必需以聖經的總原則來事奉,離經背道的,絕不是祂真正的門徒,因為不是凡呼叫主的,主都會承認祂。

假若我們以為只要加入了教會,聽了寫着教會中領導、或身份稱為傳道人或牧者的說話便是得救,便是真正的基督徒,那請留意以下的話:

「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彼得後書二章一節)」

許多掛着教會名字的也有拿着聖經,引用經文,但榮耀的卻不是上帝,而是自己。令跟隨者不知不覺的是跟隨了那個人,而不是上帝,因為不認識,所以也不能承認,便自取速速的減亡。這不是我所說的,乃是經文中明確指示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馬太福音七章二十一至二十三節)」

不論是否有行過看似神蹟奇事的,或是很愛故意用一些別人不太懂的屬靈名詞的,都不代表那人真正是屬靈,亦不代表其是屬上帝的。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路加福音六章四十六節)」

唯有「遵」「行」主的話,才是祂的門徒,才是屬祂的人。




以流行曲當作敬拜上帝的詩歌?

歌詞問題

流行曲的確很吸引,音樂易上口,輕快感,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輕易在閒時哼幾句。但若有留意傳統的聖樂詩歌,會發現現代的流行曲詩歌歌詞內容,比起以往傳統教會所唱的詩歌歌詞內容膚淺及表面化。以往的一首詩歌,內裡的歌詞是有內涵、有深度的,歌詞常能看到上帝的屬性,例如:聖潔、公義、十字架、成聖、救恩、主寶血、全然奉獻‧‧‧,我們能看到詩人寫作對詩的嚴緊性,重視性。當幾句歌詞合成一首歌的時候,整個聖徒生活、主如何為我們捨己、流寶血救贖我們等等的畫面,彷彿就一一呈現眼前。每一首詩歌都可作為講道的內容,因為詩歌本身已是以聖經中上帝的話語作為根本而成。

現代詩歌卻少了這份莊嚴,往往以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愛等等作為詩歌內容,說白一點就是看到該信徒的生命,看到上帝只有一面倒,祂愛我們。

沒錯,上帝愛我們,但是否只有愛便沒有公義?
只有愛便可以遮了一切的問題,所以我們的錯不用更正了?
以「愛」這個字作為神功護體是正確的?

看到這些歌詞,很難令人想像上帝是怎樣的一位上帝,祂和人又有什麼分別?為什麼要稱祂為上帝?祂「神聖」的性情在哪裡?祂「公義」的性情又在哪裡?

這些已世俗化所編寫出來的詩歌,只讓人感到膚淺與庸俗。有人曾經指出:「假若將現代的詩歌歌詞中的「上帝(神)」、「主」、「耶穌」、「基督」等等的稱呼性名詞改為「你」、「他」、「她」等字,未曾聽過福音或不信的人,便難以分辨出這些歌到底是屬一般的情歌,還是屬教會所用的詩歌。」

為什麼現代詩歌,流行詩歌會這樣?

因為大部份編寫這些歌詞的,並沒有真正以捨己的精神來經歷上帝的恩典。那種只是每週回到教會與人見面、聚會,然後感覺只有自己教會才最好的心態,根本很難想像以往的詩人是如何以生命寫出如此敬虔的歌詞。由於導師、牧者的教導不足,只能環繞在重複又重複的狹窄想法,而許多的想法更是以人為本的自由發揮,以人為中心的寫作。

舉例說出兩首流行詩歌:1)我的天堂;2)偶然遇上的驚喜

在《我的天堂》歌詞中,寫着「我的天堂,只要演好自己」,只要對比聖經的教導,馬上能知道這是不信者的為人處事方法。為什麼?因為聖經教導我們不是「只要演好自己」,而是要為別人捨己,為上帝捨己,要盡心、盡力、盡性、盡意愛主我們的上帝。

聖經是有強調要盡本份,但不是單單做好自己便足夠,我們的主常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使別人看出我們是屬祂的門徒。這樣的只演好自己,並不是依從聖經的寫作。

還有另一句「成為衪永遠的王子」,這是成功神學的方式,高舉豐富、成功。現在許多的歌詞亦會強調「只要信」,那信了以後呢?沒有說。我們犯了罪,因為主的寶血我們得赦,但是否只要信,因為反正得赦了,錯不用改?假若我們以這種方式去繼續我們的信仰,往後還可以作一個分別為聖的基督徒嗎?單信不悔改是不能得救的,在聖經中已多番警戒我們。

在那首《偶然遇上的驚喜》中亦出現許多令人感到詭異的詞句,其中一句「能在絕望孤單中偶然遇到祢,是我根本不配受的福氣。」我們遇到主是出於偶然的嗎?是上帝也意料不及的?聖經多次告訴我們上帝是全知的,一切都在祂控制之內,那還怎會有這個偶然的出現?

雖然歌詞看上去很是感動人,但是與聖經卻沾不上邊,偏離了真理,以這樣歌詞作為聖詩,又是否合適?



音樂問題

看到現今許多詩歌是以屬世的流行曲音調而編寫成,更有些是用以改頭換面,把整首流行曲中的詞換了後便當作是教會的詩歌。而聖經再三提醒我們不可效法這世界,不可與世俗為友,因為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我們的主為敵。但這些詩歌音樂卻是仿效屬世的方式而成,目的不是為了上帝,而是取悅人。

許多年青一代的基督徒會覺得以往的詩歌太古老了,都幾百年了,怎能還用作現在唱的詩歌?

請問,我們所信的是剛才生出來的新信仰,還是信靠自有永有的基督,並那古老的十字架?

什麼叫流行曲?就是不流行了便扔棄了,然後再換一首「那日子、那時候」正在流行的歌曲。

我們追求的是恆常變化的、還是那永恆不變的?
我們追求的是能天天換新的、還是從亙古已存在的?

現在人所追求的流行曲新鮮感,幾百年後仍能如此嗎?當主耶穌回來時,你相信他會使用這些仿效世界而成的流行詩歌,還是以生命、以敬虔的態度來編寫的偉大聖樂?像巴赫的作品,至今是所有學習音樂的主要對象,凡學習樂理的無一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作品。他的作品至今不是一、兩年就被人遺忘了,而是一直存留至今,被人演奏使用。

真正的詩歌,是可以讓人不停回味,不會厭棄。



但是,流行曲也偶然會感動到人呀,不是也有果效嗎?

流行曲詩歌,我稱其為「零食詩歌(零食是粵語,就是路邊少吃的意思)」,路邊少吃可以當是主食嗎?當然不可以。但是我們仍知道那些少吃仍能把人餵飽、作充飢之用。只是,我們更知道的是,少吃是只能少吃(少一點吃,少吃一點),多吃無益,因為「沒有營養」。若我們常把少吃當主食,早、午、晚三餐都只吃這些少吃,那身體總有一天會倒下來,因為營養不足、消化不良。

同樣,「零食詩歌」偶然吃吃不是不可,但不要把「零食詩歌」取代了那偉大的古老詩歌,那只會讓我們在靈性上營養不良,無法真實體會親近上帝、敬畏上帝。

有許多人會高舉雙手,唱得很投入,很興奮,若沒有那些基督教用的名詞,例如主、上帝,不信的人很難看出這到底是否搖滾音樂狂熱份子在搞演唱會。

我們唱這些詩歌,即使能令人很高興,很快樂,但目的、動機完全弄錯了。我們到底是要讓人聽,還是讓上帝聽,然後使祂喜悅?我們到底知否在敬拜誰?

不論在事奉上、敬拜上、詩歌讚美上,我們都是以上帝為對象,既然以上帝為對象,就得討祂的喜悅為目標,要獻上合乎祂心意的,並且是最好的。

既然要合乎祂的心意,就要先明白祂心意是什麼,祂是願意讓我們知道,才賜下祂的話語,我們要行的,便是以敬畏上帝的心來了解上帝,仔細、認真的閱讀祂的話,並遵行,因為上帝是輕謾不得的。

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時刻都以聖經的總原則作為基督徒生活的標準,而不是仿效這世界的方式,更不可把屬世的習俗引入教會,以免得罪了那愛我們的上帝。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章二節)」

願上帝幫助大家



小農夫

2 則留言:

  1. 我是来自传统小教会,只有成年人与小孩,教会只有钢琴,采用内容扎实的短诗和圣诗敬拜,有人认为我们需要突破改变敬拜方式,例如加入鼓,吉他,方可吸引更多年轻人,使教会人数增长。请问我们可以因着要吸引年轻人而改变吗? 若不改变,我们沉闷的敬拜方式是教会人数增长的障碍吗?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首先我有個建議,下次即便您應為不方便留真實名字(我明白,也能理解某些地區不便公佈自己的名字),也至少留個代號,以便我能稱呼您。若是可以,也留一個電郵地址,以便您能接收相關回覆。

      在這裡,我只簡單的提出一些提問。

      請問
      1)我們是靠什麼令人信主的?
      2)我們要人來教會的目的是什麼?
      3)我們敬拜的對象是誰?

      聖經怎告訴我們?信道是從「搞花樣而來」?不是的,信道是從「聽道」而來的。所以,我們乃是主要在講道的層面上作功夫。若我們認真講道,講的是合符聖經(不是說讀了聖經的經文就是合符聖經),而講的訊息是有力的,那麼我相信上帝會親自賜福那些訊息及聽的人。當然,這也涉及了祂的計劃、祂的時間、祂的揀選等等。正如挪亞,傳了義道一百二十年,沒有一個人因為他傳的訊息而信,只有他自己及家人得救,但上帝卻稱他為義人。

      今日我們是要作上帝眼中的義人,還是要讓人看見教會的可炫耀一面?我們都以為建立大教會就是最好的,要大的教會才是最榮耀上帝的。若是這樣,那我只好舉一些按這個推論來說就很不榮上帝的一些人物名字:

      使徒保羅,他沒有榮耀上帝吧?搞的都是地方小教會吧?因為當時基督徒是大受逼迫的,使徒們建立的教會都是以家庭教會為主要,既然是這些,他一定是最不榮耀上帝的僕人之一了。

      司提反,為了真道而給人活活用石頭打死的,他這樣的人真失敗,不是嗎?

      還有一個,這才是最嚴重的,這位叫「耶穌基督」。為什麼?因為祂生的地方不好,死時又如此受到羞辱,祂一生沒有建過一間教會,死時連衣服都沒有,祂是被掛在十字架上的。

      但聖經怎說?當他掛十字架的時候,連外邦人的百夫長都說:「這真是上帝的兒子!」

      所以,我們不是按人的傳統,不是按人的想法,乃是看聖經如何說,既然聖經要我們盡忠,那怕我們傳道沒有人接受(但要確定我們不是在傳異端,不是因為自己沒有上進、不好學而傳講的訊息不好、詞不達意),上帝仍然是會記念的。

      最後,我們所敬拜的既然是上帝,那我只能說以最嚴謹的態度來拜祂。一般來說,只要說的是真道,是合上帝心意的,敬拜用的詩也是謹慎的,在小組時也可以教會眾明白為什麼要用那些詩,我們實在可以確定,上帝不會不賜福這樣敬虔的教會。我們實在要反思,我們是否已經盡我們所能的以合符聖經的要求做到我所能作的了?還是說我們自己沒有盡力,也沒有去努力學習,便只希望取個容易一點的方式來吸引人加入教會?

      求主憐憫我們

      刪除

留言人仕請注意:

一)本果園只歡迎有興趣學習與追求基督教真理之人仕閱讀觀看
二)自己所回覆之內容是否與主題相關,新問題提問請另寫書信
三)按左上方「寫信給「小農夫」提問有關信仰問題」提問問題
四)請勿用匿名回覆,可能會被系統辨別為垃圾訊息而無法顯示
五)清楚自己立場,不信或信仰立場分歧者,請勿分享你的心得
六)請保持真實的禮貌,那些看似有禮的挑戰者,一律不予回應
七)若閣下感到自己比較有能力,請自行開設網誌發表個人偉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