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弟兄向筆者分享這段經文,刺激筆者思想身體健康與屬靈生命的關係。這段經文帶出了兩個重點:一,出於信心的禱告能令病人得醫治;二,患病與犯罪有關,因此病得醫治的先決條件是認罪。然而,這兩個經文重點必須放在全部聖經的亮光下來看,否則會產生一些以偏概全的解經及錯誤的應用。
首先,「出於信心的禱告能令病人得醫治」不能理解為凡為病人禱告上帝,祂就必會施行神醫。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上帝沒有應許過信祂的人在今生能除去疾病,祂只應許我們在新天新地中不再有疼痛(啟21:4)。我們在今世本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而我們今世的身體是會朽壞的,直到我們身體得贖時才擁有不朽壞的靈性身體(林前15:54)。故此,在上帝的救恩計劃中,病得醫治實屬次要,因此祂會按照自己的主權及智慧,決定是否醫治信徒的疾病,我們不能強求祂,而當神跡醫治沒有發生時,我們也不能歸咎於當事人沒有信心。有時,神為了試驗我們,容許病痛留在我們身上(提前5:23);當然,另有一些時候,上帝為了彰顯自己的榮耀及叫人得益處,祂的確會施行神跡醫治,這種情況通常有兩種:一,以神跡醫治證實所傳的道(馬可16:20);二,就是雅各書5:16-18的處境,藉著神跡醫治,顯明神已經赦免了那些向祂認罪的人。
然而,患病是否必然與犯罪有關?答案明顯是否定的。苦難本身是一個奧秘,不是所有苦難(包括疾病)都是犯罪所招致的結果,「完全正直、敬畏 神、遠離惡事」的約伯竟遭遇「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有一次,門徒問耶穌那生來是瞎眼的人是因他自己犯罪還是他父母犯罪,耶穌卻回答:「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約9:2-3)因此,作為第三者,我們千萬不要像約伯的朋友及耶穌的門徒為患病的當事人下判斷,認定他們患病的遭遇是犯罪的結果。然而,若當事人在個人領受中清楚知道自己的病痛是出於上帝對他犯罪的管教,那第三者就可以應用雅各書5:16-18的經文,藉著信心的禱告,祈求上帝的醫治及赦免,那上帝就會藉著醫治的作為顯明祂赦免的大愛。
處理好解經的問題,回到身體健康與屬靈生命的關係這主題。聖經中的人觀是整全的,縱使靈魂比身體重要,但靈魂與身體是分不開的,互為影響。靈性高潮時,身體的狀況會有所提升;靈性低潮時,身體的狀況亦會受損;身體健壯時,靈性容易得力;身體軟弱時,靈性容易陷入低潮。有些聖徒,上帝賜給他長期健康的身體,叫他們終其一生有充足的體力事奉上帝;但對另一些一生帶著軟弱身體的聖徒,該如何面對身體拖累靈性的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認定「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4:8)。正如筆者在上文所言,我們在今世本是客旅、是寄居的,而我們今世的身體是會朽壞的,因此,我們不必過於看重身體的健康,因我們今生的身體並不能進到永世,但我們今世的敬虔卻是為永世而預備的,因此,靈性上的操練才是我們今生首要的目標。這樣,我們就不必因身體的問題而給自己壓力。但話又說回來,保羅說「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凡事」也應包括身體的好處,即是當我們重視操練敬虔過於操練身體時,最終反而有利我們的身體健康,這是一個很奇妙的邏輯關係。
《箴言》3:7-8這樣說:「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便醫治你的肚臍、滋潤你的百骨」,為什麼「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會有助身體健康呢?原來犯罪本身就是會影響身體健康,不要自欺,放縱情慾的生活到頭來只會摧殘自己的身體。但「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的人必是生活有紀律,不浪費自己的精力,特別是體力不足的聖徒,反會更嚴格地控制自己的生活。筆者本身就是體弱的人,不能常常到處走,也不能常常挨夜,因此唯有好好編排自己的時間表,結果自己不必像那些身體好的人常常挨夜,但也能完成與他們相同的工作量。因此,體弱的信徒因著「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仍可超越身體的限制,好好作工。
《箴言》17:22又這樣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顯然,在多種屬靈的操練中,喜樂的操練最直接影響身體的健康。而特別體弱的信徒,能否掌握喜樂的秘訣,乃十分關鍵,因病痛會影響情緒,情緒的低落會危害靈性健康。對於男性來說,體弱更會產生很大的無能感與自卑感。在這樣的時刻,身心的痛楚真是叫人雙重受壓。面對這樣的時刻,必須學習思想轉向的功課,回想上帝拯救我們,不是因我們有充足的體力能為祂作什麼,只是因祂對我們落在罪惡虛空光景中的憐憫,因此,我們的自我價值不是建基於自己的能力,乃是建基於上帝對我們的無條件接納。而且,我們要記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因此,身體的病痛在上帝美善的旨意及護理之中,讓我們安靜思想,必發現當中的益處,叫我們從中學習感恩。同時,我們也持守身體得贖的盼望,看今世軟弱的身體為短暫。當然,在病痛中聽好的音樂(特別是傳統聖詩)會產生安慰心靈的作用,並幫助人的焦點向著上帝,從而重拾喜樂。
終極來說,靈性健康比身體健康重要,但聖經卻沒有忽略身體健康,如保羅建議提摩太「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體弱的信徒也需要在自然的層面上改善身體狀況,同時也不必強求身健會大大改變過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有時候面對靈性低潮時,不是一開始就從靈性層面入手,而是先解決身體的需要。舊約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大敗拜巴力的假先知,後來反落得被耶洗別追殺的下埸。這種極大的落差令以利亞陷入絕望的孤單,令他要向上帝求死。但上帝沒有立即對他說話,乃是先讓他「躺在羅騰樹下睡着」,然後「喝一瓶水、喫炭火燒的餅」,這樣又睡又喝連續兩次,他才上到何烈山,在山上神以「微小的聲音」對他說話,重新堅固了他。為什麼上帝要先讓以利亞睡覺與吃喝?原因很簡單,以利亞當時因走難又累又喝,情緒又極度低落,人處於這種狀態中是不能冷靜地思考的。因此,身體需要必須先得到滿足,情緒才能穩定下來,這樣人就較易聽得入上帝的道。因此,筆者勸那些身體疲乏,情緒低落的信徒,當刻什麼都不要想,什麼到不必做,只管去睡一大覺,睡醒後吃一餐飽,然後才靈修,就較容易從神那裡得著新的亮光與安慰。
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留言人仕請注意:
一)本果園只歡迎有興趣學習與追求基督教真理之人仕閱讀觀看
二)自己所回覆之內容是否與主題相關,新問題提問請另寫書信
三)按左上方「寫信給「小農夫」提問有關信仰問題」提問問題
四)請勿用匿名回覆,可能會被系統辨別為垃圾訊息而無法顯示
五)清楚自己立場,不信或信仰立場分歧者,請勿分享你的心得
六)請保持真實的禮貌,那些看似有禮的挑戰者,一律不予回應
七)若閣下感到自己比較有能力,請自行開設網誌發表個人偉論